第五卷:月满西楼(1995-2000)
---
第二十一章 深圳河畔
1995年的深圳河漂着油污和落叶。柳青河攥着那张泛黄的香港汇票,站在罗湖口岸的阴影里。汇票背面是林月娘娟秀的笔迹:"九龙红磡,荣发船运。"
海关的探照灯扫过时,他看见对岸广告牌上的女模特——锁骨下若隐若现的残月纹身。
"靓仔,搭船啊?"蛇头递来的烟上印着荣发公司的标志,半轮残月嵌在浪花里。
夜航的走私船底舱,柳青河摸到了焊死的铁皮箱。箱缝里渗出的荧光绿液体,和当年暗河里的矿毒一模一样。
---
第二十二章 九龙城寨
红磡旧楼的电梯停在了不存在的13层。走廊尽头的铁门突然打开,穿旗袍的女人背对而立,肩头的残月纹身在霓虹灯下泛着蓝光。
"月..."柳青河的呼唤卡在喉咙里。
转过来的是一张陌生的脸,嘴角的痣却和林月娘分毫不差:"我叫阿霓,荣发的会计。"她吐出的烟圈组成残缺的月牙,"林小姐托我告诉你,别再找了。"
抽屉里突然滑出本账簿。柳青河瞥见"1990-1995年钼矿出口"的条目下,收货方竟是日本某株式会社,而签字栏里全是赵建国的英文签名。
---
第二十三章 霓虹深渊
阿霓的公寓藏着整套检测设备。试管架上,不同浓度的矿毒样本发出幽光。
"你女人改良了她爹的检测法。"阿霓的针头扎进自己锁骨下的纹身,抽出的血泛着荧光,"现在全香港的钼矿走私,都得靠这个验成色。"
突然的砸门声震碎了烧杯。阿霓把柳青河推进暗格前,塞给他半张烧焦的照片——年轻的赵建国站在日本军港,身旁穿和服的女人抱着个婴儿,襁褓上别着残月徽章。
"去找苏..."阿霓的最后一句话被枪声切断。
---
第二十四章 东京血月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柳青河站在东京湾的废船厂里。泛黄的报纸显示,那家株式会社的社长夫人名叫"赵雪子",左肩有块烫伤的残月疤痕。
穿和服的老妇人用茶筅搅出漩涡:"雪子小姐每月十五都去横滨中华街。"茶沫聚成月牙形时,她突然改用柳溪土话,"她总说...青山遮不住。"
中秋夜的关帝庙前,柳青河终于看见了她。林月娘的和服下摆露出机械义肢,正把香插进写有"林守山"的牌位前。她转身时,左手的玉镯撞出清响——正是当年坠河时戴的那只。
---
第二十五章 归去来兮
千禧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柳溪镇卫生院。苏婉秋的白大褂下,锁骨位置隐约露出新鲜的残月纹身。
"这是最新研制的解毒剂。"她给病床上的老人们注射时,柳青河注意到针管上的日文标签,"东京大学的合作项目。"
窗外,二十岁的姑娘正在给孩子们发糖果。她转身的瞬间,柳青河手中的病历夹轰然落地——那姑娘有着和林月娘一模一样的梨涡,后颈却烙着荣发公司的残月徽记。
苏婉秋轻轻按住他的肩膀:"当年暗河通向地下溶洞...我们找到月娘时,她已经..."
风突然吹开诊疗室的门。穿机械义肢的女人站在逆光里,手里的玉镯叮咚作响。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