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举国欢腾,令人难忘
八十年前的今天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告
像一道光,穿透十四年的黑暗
卢沟桥上的弹痕,还留存着战火的记忆
石狮的眼眸里,映过枪刺寒光与逃难的身影
晓月无声,见证山河血泪
永定河的水,载着破碎的家园,呜咽了北平城
南京城的阴霾,曾沉重如铅
砖缝里渗透着三十万冤魂未烬的哭声
万人坑里累累的白骨,记录着日军罄竹难书的暴行
这些不能忘却的记忆,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锥心之痛
东北的黑土地,埋葬了多少英烈
八女投江的决绝、赵一曼的镣铐
杨靖宇的热血,在那漫长的寒夜里
他们用不屈的脊梁撑起民族的希望
用慷慨就义点亮那盏“抗战必胜”的信念之灯
淞沪会战的硝烟,曾在黄浦江上空弥漫
四行仓库的断壁,还嵌着未炸的弹片
八百壮士,用血肉之躯捍卫尊严
窗口飘起的国旗,倔强地在炮火中舒展
他们的身影,永远定格在那个悲壮的瞬间
平型关的秋风吹散了迷雾
冲锋号的嘹亮刺破山谷寂静
也将战士们伏击的怒火点燃
“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这一刻彻底覆灭
黄土岭上,阿部规秀——这朵“名将之花”的凋零
让全世界看清,中国军队的骨头到底有多硬
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全民皆兵
灶堂是掩体,水缸是雷坑,鸡毛信藏在羊尾巴下
白发红颜、妇孺儿童,人人是战士
手臂上的红袖章就是旗帜
拿起家伙就敢同豺狼拼命
自制土枪炮,在青纱帐里穿行
小米加步枪,打出了民族的脊梁
我们的党用智慧把侵略者拖入人民战争的汪洋
如今,八十年过去
山河已无恙,高铁飞驰,穿过曾经的战场
国富且民强,幸福欢歌在千万村落里传唱
但那段历史,从未被遗忘——
它是纪念碑上的名字,是博物馆里的弹壳
是代代相传的警示,在基因里传承,在血脉里流淌
在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我们更不能遗忘:
落后时,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沦为焦土
软弱时,每一声哀求都换不来怜悯
国家强盛才是最硬的盾牌!
吾辈应把“自强”二字——
刻进工厂的齿轮,写在实验室的图纸
融进课堂的晨读,播种在田野的春耕
让盛世的繁华,永远扎根在清醒的土壤上
把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永远照亮!
2025.8.15
作者:俎根彩,笔名,若水。现任教于无极县郝庄乡初级中学。曾经喜欢天马行空,现在崇尚脚踏实地。是一枚“走过半生岁月,归来仍是少年”,永远长不大的双子女。相信“美好是坚持带来的礼物”。喜欢孩子,热爱教育事业,希望活成一束光,用行动和热情点亮学生的人生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