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屏隶书赏识
壮不虚度,
老有所为。
“壮不虚度,老有所为”并非一句直接出自古籍的成语,而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提炼与组合,分别源自两个不同的文化脉络:
一、“壮不虚度”的出处与含义
出处:
该句化用自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原诗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起兴,强调时间流逝不可逆,警示人们年轻时不应虚度光阴。
含义:
“壮不虚度”即是对原句的现代转译,意指人在年富力强之时应奋发有为,不可荒废时光,否则年老时只能空留遗憾。
二、“老有所为”的出处与含义
出处:
“老有所为”并非出自某部经典原文,而是现代汉语中对传统老年观的总结,最早可追溯至《礼记·礼运篇》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的社会理想。现代意义上的“老有所为”则吸收了曹操《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以及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积极晚年观。
含义:
指老年人虽退出一线岗位,仍应发挥余热,参与社会、家庭或志愿活动,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贡献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