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157

振兴乡村的开拓者
山东国防科工办处长 姜竹青
原9381军工厂建厂50周年之际,应“中国军工文化园”张志强秘书长邀请,我来到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9381厂旧址参加厂庆,几十年未见崮乡,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生产军品的“145”山洞改造成“地貌博物馆”,用实物珍藏了9381厂建设发展军工史永存于世;岱崮地貌与军工旧址相结合,打造成有崮山特色的地质公园;“干插缝”职工宿舍变成一排排整齐的楼房,装修成接待游人的宾馆;贫瘠的獐子崮变成瓜果飘香、林丰树茂、果品优良的“花果山”。獐子崮上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果树层层叠叠整齐地排列在梯田上,空气中散发着浓郁的果香,一串串成熟的桃子挂满枝头,黄澄澄透着诱人的颜色,这就是蒙阴县岱崮镇振兴乡村的开拓者公茂田倾心种植的果树。几十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用心血和汗水硬是把獐子崮家庭农场建成了“五彩之崮”,把一座荒山建成了“花果山”,用“美丽经济”造福了父老乡亲。

振兴乡村的开拓者公茂田
产业振兴的引领者。公茂田是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十字涧村人,也是原9381厂的正式职工,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崮乡面貌,造福一方百姓,1985年,有着19年工龄的公茂田与夫人伊树凤放弃军工厂的“铁饭碗”,选择了一条艰难困苦为之奋斗一生的拓荒路,立下“愚公”移山志,誓让荒山变果山,这是一场伟大实践。沂蒙山有72崮,獐子崮是红石薄板干旱缺土的贫瘠崮,夫妻俩承包了獐子崮的荒山植树造林。穿上老胶鞋,换上粗布衣,弘扬艰苦奋斗的“沂蒙精神”,在没水没电没路没房的艰苦条件下,打井引水,修路架电,肩挑运土、刨坑栽树,开始了向荒山“宣战”,成为沂蒙山区开拓绿化荒山的“第一人”。他用薄石板上打眼放炮的办法松土,硝烟过后挖坑栽树,先后打眼放炮12000多次。在山上盖了面积不足4平方米四面透风、简易低矮的“干插缝”小屋用于歇息。夫妻俩每天凌晨三点钟起床挑水,每年走2000多公里山路,这一挑就是七年。钻石掘土打炮眼,炸平岩石修山路,胶鞋穿破一双又一双,铁锹用坏一把又一把,血泡磨破一个又一个,渴了喝口桶里的凉水,饿了啃口干硬的煎饼。刮风一身土,下雨两脚泥,风餐露宿、含辛茹苦,用八年时间修山路8华里,建蓄水池4座,砌石坝500余座,垒地堰400多道,铺输水管道上万米,在海拔500多米的山坡上打出了每小时出水18立方米的深水机井,解除了绿化山林缺水的最大制约。勤勤恳恳、不畏艰难,在1600余亩茂田园艺场中,栽种桃树、杏树等果树苗3万多棵,种植寒露蜜、金田杏、扁桃等果树800多亩。千年的荒山变绿洲,前无古人的事,公茂田做到了。

獐子崮上公茂田歇息的小屋
产业振兴的奋进者。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1993年公茂田的桃子喜获丰收,可桃子销路不好,这使他清醒地意识到荒山开发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向科技创新要效益,下决心引进适合沂蒙山区种植且销路好的果树新品种。他到市场实地考察调研,不断调整新思路,尝试新技术,听到哪里有果树新品种,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手,先杂交后改良。先后购买了大批寒露蜜桃树苗和嫁接枝条,投资300余万元从新疆订购引进了10万根扁桃枝,从国内外大专院校引进优良果树品种60余种,从美国、俄罗斯、省内外引进果树新品种100余种。建成果品苗木生产试验基地4个,繁育苗木300多万株,培育出中油4号、中油5号、亚美尼亚杏、特早红苹果、金田杏、扁桃等十几个优良新品种,经过无数次技术改进、嫁接改良,终于有了适合沂蒙山区种植的果树新品种。公茂田不断建设标准化果园,发展新的绿色生态产品,建成了基地实验、新品研发、苗木繁育、果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绿色生态型民营企业,他培育的扁桃生态适应性及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荣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忆回昨日田园梦,瓜果飘香杏李甜”,非凡努力几十年,公茂田终于打造出沂蒙人民奔小康的富裕路,将獐子崮变成了瓜果飘香的“花果山”,在石头堆里种出了“桃花园”。

公茂田种植的扁桃树
产业振兴的奉献者。公茂田把荒山变成“花果山”的梦想已经实现,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让乡亲们也能增加收益,共同走上富裕路。乡亲公丕兵的哥哥在美国想让弟弟种果树脱贫,他在网上偶尔搜到公茂田并与其联系,公茂田给公丕兵准备了一万颗桃树苗,因免费公丕兵不好意思只运回了两千棵,种了十几亩桃树,年收入六、七万元,桃子让公丕兵过上了好日子。这种好事公茂田可没少干,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前来寻求果树新品种,公茂田免费给他们提供树苗分文不取,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苗木栽培新技术传授给他们。在他的带动和无偿支持下,仅他引进培育推广的10余个蜜桃新品种,就为当地农民增收数亿元。他先后无偿提供果树新品种苗木3万多株、接穗10万余条,折款45万余元,向贵州捐赠果树苗折款30余万元,两次无偿向汶川北川震区提供果树苗木价值20余万元,帮助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发展种植扁桃5000多亩。还为26名贫困学生捐助资金15万元,为群众修路、抗洪救灾、抗击“非典”、扶贫济困等捐助资金110万元。中央电视台、山东省、地市电视台播送了公茂田的事迹,公茂田成为蒙阴县乃至临沂市荒山造林的一面旗帜,全县掀起了山区开发热潮,60多万亩荒山得到开发利用。在公茂田的示范带动下,沂蒙山区约10万群众走上了绿化荒山,发展果树的致富路。
党和政府对公茂田的“愚公”精神给与了高度评价,他先后被推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临沂市政协常委、蒙阴县政协常委、临沂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公茂田创建的公司荣获“山东省林业龙头企业”、“全国科普先进单位”。他夫人伊树凤也先后被授予省、市三八红旗手、齐鲁环保先进个人,荣获全国三八绿化奖章等。崮乡也被人们誉为“中国崮乡 桃醉天下”、“中华蜜桃第一镇”,公茂田也被盛赞为“乡村振兴排头兵 ”、“产业振兴带头人”、“獐子崮下新愚公”等。
如今,74岁的公茂田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在现代农业的道路上探索前进,这些年他又搞起了有机农业。经过不断探索,他种植的韭菜也成功获得了国家有机蔬菜认证。祝福他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