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红留守中亚市场、在这个企业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六年,逐渐成为了公司的中坚力量。期间他穿梭于中亚五国之间,接触认识了业务上的不少客商,他了解到了外贸产品进出口的丰厚利润空间,尽管公司决策是听命于公司业务定单的指挥棒,但他还是以自己独特的慧眼,发现了公司许多尚未开展的外贸产品业务,可能带来的巨大财富空间、虽然给公司多次提过建议,但公司因为做习惯了大宗定单商品,对他的建议未必采纳实施。在这里,他亲历了中国边贸的黄金时代,阿拉山口口岸的集装箱洪流、异货异贸的江湖规矩、中亚客商身上的孜然味与伏特加气息、几年的驻外生涯,练就了“三双眼睛”,发现未开发贸易带的商人眼,解读中亚伙伴沉默暗示的文化翻译眼,捕捉口岸闭关前蛛丝马迹的政策风向眼。
新疆鑫宏智源劳动服务公司,各项工作转入正常后,他又投身于外贸工作之中,挂牌成立了塔城农工商进出口公司,由于当时私营企业没有赋予进出口权,公司许多业务只能挂靠塔城地区外贸公司、霍尔果斯外贸公司名下进行运营。
与此同时,他牢牢地抓住了以往国外一些原公司的固定商户这一商机,为他们源源不断提供货源,瞄准锁定了自家公司之后长远经营发展的这个目标,他重新操起了早已得心应手的进出口贸易。
为组织物美价廉的外贸货源,他带领公司人员上广东、广州、上海、浙江义乌及全国大小五金批发市场,赴山东凌义、重庆大足、龙水五金交电市场,同时将中亚五国的优质木材、酒精、辣子酱等农副产品纳入经营范围,引进国内市场。
他日夜兼程、马不停蹄赶赴国内外市场,以优于他人的俄语交流能力和商家独到的眼光,审视中亚五国这片充满机遇的商品市场仿佛开启了一场财富与梦想的盛宴。
乌兹别克斯坦的市场里,他们的产品备受青睐,批发商们纷纷赶来,急切的与公司洽谈合作,希望能够抢占更多的货源。签约的声音此起彼伏,一笔笔交易顺利达成,资金如流水般汇聚,让人感受到生意的无限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的展销会上,他们的展位成为焦点。消费者们对公司的特色商品赞不绝口,争相购买。现场气氛热烈非凡、产品供不应求,不得不紧急调配库存以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
土库曼斯坦的商业洽谈中,他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大客户的信任。长期合作的协议顺利签订,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他在这片土地上的地位更加稳固。
塔吉克斯坦的贸易活动中,他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引发了市场的轰动,新老客户纷至沓来,生意的火爆程度超出想象。仓库里货物不断运出,运输车辆川流不息,一片繁荣景象。
在中亚五国的外贸商海中,高占红如鱼得水,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市场的热烈回应,客户的高度认可,让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前景一 片光明。
优质木材的进口更是一顶极具潜力的业务。这些木材品质上乘,纹理美观,在国内建筑和家具市场备受青睐。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高效的物流运作,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酒精的贸易也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高品质的酒精产品在医药、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稳定的需求和合理的价格策略使得这一业务持续盈利。
而辣子酱、方便面等农副产品的进口则为他们开拓了新的消费市场。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销售节节攀升,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
凭借着对中亚五国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精准的商业决策,他们在这些进口业务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收获了丰厚的利润,为企业的发展收获了丰厚的资金。
高占红在商业的海洋中如风助帆扬,一路顺遂,财富的涌动,像精彩的航行,如同奔腾的河流,势不可挡,他顺势而为,狂奔在顺畅的商业轨道上。
随着资本的积累,在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理念的驱使下,他抢抓新疆大力发展房地产的商机,将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已倒闭破产的新疆天利达建筑公司、新疆辉泰建劳务公司和一个宾馆边疆市场门店120 多平米的3间铺面的经营权,还利用业务往来中合作方拖久款置换购买了几套地段尚好住宅楼。随着投资欲的膨胀,在资本市场前景驱使下,他又通过贷款、借用商业伙伴资金、大胆地投资 1000 多万元,同时在新疆修建了吐鲁番脱 克逊河东占地 12 亩和哈密黄田占地 42 亩的两个砖厂、并从内地邀请来自己的发小好友杜海,王永庆分别负责管理砖厂的业务。
面对着短时间内拥有的财富、资本、人脉资源,马不停蹄常年奔波的高占红自然飘飘然起来。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砖厂建成后,正当各项工作推进顺畅,大量建筑商预定产品砖生产正浓时,国家对大气环保治理席卷大江南北,新疆第一批确定被关停整顿的便是大小砖场。当地相关部门以土壤结构、产品不合格达标、烧窑煤气排放污染大气为由,对高占红刚建好的两个砖厂彻底关停,取消经营。
看着自己满怀豪气,用辛勤汗水凝聚起的巨额资金投资,倾刻化为乌有的惨状,一路顺风顺水的高占红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心神沮丧到了瘫软、懊悔、欲哭无泪的境地。
听着那扇曾经人来车往的砖场大门传来的沉闷隆响的关闭声,仿佛是命运对他发出的嘲笑,又如同一记重锤,砸得高占红晕头转向,仿佛一夜之间,梦幻中的理想世界金融大厦瞬间崩塌。
一时间,纷至踏来的债务清单、电话,银行贷款的催款通知,像索命的符咒,压得他喘不过气。曾经拍胸脯,打包票,引以为豪、大展宏图的砖厂,如今成了限期清理的垃圾场。砖厂投资的惨败,暴露了高占红草莽时段的对宏观环保风暴致命伤和企业政策的迟钝感,现金流管理杆杠率失控的幼稚。
高占红,这个昔日被当地政府新闻媒体广为宣传报道、众人簇拥的企业家,一时败走麦城,成了落魄之人。
每一个夜晚,他辗转反侧,悔恨与自责如影随形。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曾经的梦想,对比着如今的落魄,这一同行看好、政府支持、企业决策一 路顺风,而只有父母提醒、哥姐不放心、几个挚友让他放慢投资脚步外,无任何反对、质疑声的投资项目,到了天打雷劈,成为无力回天的死胡同。痛苦像无数只蚂蚁啃噬着他的心,让他夜不成眠。身体一时也糟糕到了拉黑屎、尿黄尿、红眼框、嘴起泡、身心焦灼的病态境地。
萎靡不振的神态被绝望笼罩,他仿佛置身于无尽的深渊,理不出一丝希望的曙光。那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悔恨与不甘,一千多万的投资失误,刀刀刺痛着内心深处,他周身麻木,悔不当初。
投资的失败是人生的一道坎,而企业家在低谷中的反思和抗击打能力,就跨越这道坎的强大力量的回归。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一堂课就是学会与自己和解,不谈过去、不说如果,只希望吸取沉痛教训。
作者局介
王玉虎,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甘肃省作协会员会员。先后在凉州区纪委、商务、农机、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工作任职,任职期间,所在单位获得国家农业部、商务部、关工委,甘肃省商务厅、省禁毒委、省农机局及市、区级荣誉奖项70多项,同时个人相应获得国家部委及省、市、区诸多荣耀。主编有《古驿新韵》《凉州区商务志》《凉州区农机志》《西凉骄子》。著有《西望长城--河西长城历史文化寻旅》(合著)《血沃河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征纪实》(合著)《古城阅千年--武威古城历史文化寻旅》(合著)。曾在国家、省、市级报刊网站发表散文、诗歌、小小说、话剧、快板等文学作品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