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图》
第一章·冰魄映血
昆仑绝顶的万年玄冰窟中,雁七手中的新剑"孤鸿"正发出幽幽蓝光。剑身映照冰壁,那些看似杂乱的纹路竟渐渐显现出一幅完整的山河地势图。
"原来如此..."苏红绡咳出一口带着冰晶的血,"《山河秘典》从来就不是一本书..."
她的指尖轻触冰壁,相思蛊的金线突然从皮肤下浮现,与剑光交织成网。冰壁上的图案开始流动,最终凝聚成八个血色大字:
"山河为刃,民心为鞘"
窟外突然传来整齐的铁甲碰撞声。透过冰缝,可见数百兵部精锐正架起破城弩,为首的将领高举虎符——正是当年出现在幽冥教的青铜面具人。
第二章·双子祭
夜无痕的尸体突然剧烈抽搐。雁七眼睁睁看着亲兄弟的七窍中钻出无数金线,在空中交织成一个人形轮廓。
"萧家小子..."金线人发出兵部尚书的嗓音,"你以为杀个傀儡就完了?"
冰窟地面裂开,露出下方沸腾的血池——那里面沉浮着数十具与雁七容貌相同的躯体。苏红绡突然抓住他手腕:"是克隆术!他们用你兄弟的血..."
破城弩的机括声响起瞬间,独臂老人从侧翼杀出,铁钳夹着烧红的断剑直刺将领咽喉。那面具碎裂时,露出的竟是叶知秋的脸!
"楼主?!"雁七的剑势一滞。
"不...是易容..."苏红绡的金针已刺入"叶知秋"颈侧,揭下一张人皮面具。面具下的真容,让独臂老人发出野兽般的咆哮——三十年前害他断臂的鬼手莫三更!
第三章·薪尽火传
血战中,孤鸿剑突然脱手飞出,直插冰壁中心。整座昆仑山开始震颤,那些克隆体在血池中融化,化作金线流向剑身。
"原来剑魄是..."雁七突然明白过来,"净化装置?"
莫三更的钢爪刺入独臂老人胸膛时,老人却大笑着一把抱住他,冲向正在崩塌的冰壁:"萧阁主!老夫还你这招——!"
惊天动地的爆炸中,苏红绡将雁七扑倒。她心口的母蛊破体而出,与漫天金线一同被吸入剑中。当一切平息时,冰窟中央只剩斜插的孤鸿剑,剑穗上挂着的银铃正叮咚作响。
终章·新刃
三年后的寒食节,青州城新开了家"忘忧书肆"。
掌柜的是个戴眼纱的姑娘,总在雨天擦拭一柄无刃之剑。有人说曾见她用金线绣出整幅山河图,也有人说那剑穗银铃会在无风时自鸣。
偶尔有个瘸腿汉子来送酒,腰间锈剑与柜上断剑碰触时,会发出龙吟般的共鸣。有次醉汉闹事,眼纱姑娘只是屈指轻弹剑身,满店酒客的兵器就齐齐折断。
"这算什么剑法?"断刀客惊恐地问。
帘后传来沙哑的笑声:"不杀之剑。"
[全书终]
——
后记·剑痕如水
写完《残霜刃》的最后一个字时,窗外正落着今年第一场雪。
这部小说写了三年,比预计的长,也比预计的深。最初只想写个快意恩仇的武侠故事,可笔下的人物渐渐有了自己的意志——雁七的锈剑越来越沉,苏红绡的银铃越来越响,就连那个只存在于回忆里的萧天行,也时常在深夜的稿纸上投下影子。
关于武侠
小时候看金庸,总幻想自己是大侠,一剑光寒十九洲。长大后才发现,真正的侠气不在斩龙屠虎,而在那些沉默的坚持里。所以雁七的剑会生锈,苏红绡的蛊反噬自身,独臂老人用断剑守护一个承诺三十年。他们都有缺陷,都犹豫过,但最终都选择了最难的那条路。
关于宿命
双子设定是早就想好的,但写到夜无痕死时,我突然难过起来。这个反派本该十恶不赦,可当他捂着喷血的咽喉说"我们都被那老东西骗了"时,我意识到他也是个被困在命运里的孩子。就像现实中的恶,往往始于某个雪夜被抛下的恐惧。
关于留白
有读者问苏红绡最后到底死没死。其实答案在寒食节那章——当瘸腿汉子听见银铃自鸣时,他嘴角有笑纹。有些存在不需要证实,就像春天不需要通行证。
感谢
致所有在连载期催更的读者,你们在评论区写的长段分析,常让我发现角色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隐秘心思。特别感谢那位指出"冰魄其实是纳米机器人"的科幻迷,虽然最终没采用这个设定,但你的想象力为龙脉赋予了新维度。
雪停了。屏幕上的光标还在闪,像永不归鞘的剑光。
江湖路远,我们下个故事再见。
——作者于甲辰年冬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