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孤鸿血
第五章·听雨惊雷
江南的雨来得急。雁七站在听雨楼飞檐下,看着雨水在青石板上溅起无数银针。苏红绡倚着朱漆廊柱,指尖把玩着一枚青铜令牌——正面刻着"天机"二字,背面却是朝廷兵部的暗记。
"叶楼主见到你的玉佩时,眼神不对。"她忽然开口,雨声将话音切得支离破碎,"他在害怕。"
楼内传来茶盏坠地的脆响。二人破门而入时,只见听雨楼主叶知秋瘫坐在太师椅上,胸前插着半截断箭。七十二斤重的玄铁门闩竟被一支羽箭贯穿,箭尾白羽上沾着靛蓝粉末。
"破城弩..."叶知秋每说一个字,嘴角就涌出更多鲜血,"是兵部...军器监..."
雁七蹲下身,发现楼主右手死死攥着一幅残卷。苏红绡突然按住他手腕:"别碰!"她挑开残卷一角,露出半幅山水图,墨迹间游动着诡异的金线。
窗外鹧鸪哨声再起,这次换了调子——像极了儿时师父哄他入睡的摇篮曲。
第六章·相思蛊
幽冥教总坛的地牢里,苏红绡被铁链吊在刑架上。夜无痕用匕首挑起她下巴:"本座很好奇,什么样的男人,值得你背叛圣教?"
冰凉的刀锋划过锁骨,挑开衣襟。当匕首抵住心口时,夜无痕突然皱眉——苏红绡雪白的肌肤下,有道金线在游走。
"相思蛊?"他猛地掐住她咽喉,"你竟把母蛊种在自己心里!"
地牢外突然传来剑鸣。守卫的惨叫声中,雁七的锈剑穿透铁门。夜无痕大笑着一掌拍向苏红绡天灵盖,却在最后一刻变招,指尖掠过她耳后——揭下一张人皮面具。
面具下,是与苏红绡七分相似的另一张脸。
"好妹妹。"夜无痕抚摸着那张脸,"你以为换张面皮,就能替她去死?"
第七章·剑冢
剑冢深处,万剑低鸣。守冢老人将雁七引至一柄断剑前:"此剑名'孤鸿',是你父亲当年..."
话音戛然而止。老人怔怔看着雁七腰间玉佩——此刻它正泛着血光。断剑突然剧烈震颤,剑身裂开,飘出半张羊皮。
"《山河秘典》下半卷..."老人声音发颤,"原来萧阁主把它封在了剑魄里!"
雁七触碰羊皮的瞬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皇宫大火、黑衣人腰间的青铜虎符、还有...一个与自己容貌相同的男孩,在雪地里哭喊着"哥哥"。
远处传来苏红绡的玉哨声。急促如泣。
第八章·长街诀
元宵夜的朱雀大街,花灯将鲜血映得格外艳丽。苏红绡被铁链锁在街心,脚下是用火药画出的巨大八卦图。夜无痕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
"好弟弟,你可知当年父亲为何把我们兄弟分开抚养?"
雁七的锈剑突然发出龙吟。七十二家镖局的镖旗无风自动,齐齐撕裂。人群惊恐地看见,那柄锈迹斑斑的铁剑正在褪去伪装——剑身露出霜雪般的寒光,纹路如血脉贲张。
"因为..."夜无痕终于现身,揭下面具的脸与雁七一模一样,"我们本就是祭剑的双生子啊!"
苏红绡突然挣断锁链,扑向夜无痕。相思蛊在她心口爆开金光,而雁七的剑,已经刺穿亲兄弟的咽喉。
终章·残霜
昆仑绝顶的冰窟里,雁七抱着奄奄一息的苏红绡。龙脉尽头没有宝藏,只有冰壁上萧天行刻的八个字:
"以杀止杀,不如不杀。"
苏红绡的手指拂过他眉间伤疤:"其实...我早知道你是..."话未说完,指尖已垂下。
很多年后,西域有个卖酒的瘸腿汉子。有人说见过绯衣女子在落雪时为他撑伞,也有人说那不过是酒客醉眼所见。唯有檐下那柄时鸣的锈剑知道,有些相思,比蛊更毒。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