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知道,活在这国度里,是极需要"懂事"的。从小便被教导要"懂事",仿佛不懂事便是大逆不道,不懂事便不配为人。然而这"懂事"二字,细细咀嚼起来,却颇有些蹊跷。
幼时在学堂,先生便常道:"尔等要懂事。"我初不解其意,以为是要明白书中的道理。后来方知,所谓懂事,乃是上课不可妄动,不可多言,要循规蹈矩,要察言观色。倘若先生面有愠色,便要噤若寒蝉;倘若先生喜形于色,方可稍作放松。这便是最初的"懂事"了。
回到家中,父母又有一套"懂事"的标准。要懂得看父母脸色行事,要懂得在客人面前表现得体,要懂得不说令人不悦的话。倘若亲戚来访,须得笑脸相迎,端茶倒水,即便心中厌烦,也要强作欢颜。这便是家中的"懂事"。
及至长大,踏入社会,这"懂事"的学问愈发深奥了。要懂得上司的弦外之音,要懂得同事的言下之意,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在不当的时候保持沉默。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竟成了必备的生存技能。更不必说那些酒桌上的规矩,那些人情往来的算计,那些不得不做的表面文章。如此种种,皆被美其名曰"懂事"。
我见过许多"懂事"的人。他们精通世故,圆滑老练,在人群中如鱼得水。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开口,什么时候该闭嘴;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怒。他们的喜怒哀乐似乎都不是自己的,而是根据外界需要精心调制的表演。他们活得八面玲珑,却也活得支离破碎。
我也见过一些"不懂事"的人。他们直言不讳,不懂变通,常常在不当的时候说真话,在应该沉默的时候发出声音。他们被视为异类,被排挤,被嘲笑,被说成是"不谙世事"。然而奇怪的是,这些"不懂事"的人眼中,常常有一种"懂事"者所没有的光芒。
而今思之,这"懂事"二字,竟是将人的自我一点点蚕食殆尽的利器。从小被教育要"懂事",结果懂的尽是别人的心思,别人的好恶,别人的期待,却唯独不懂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懂事成了取悦他人之术,成了自我压抑之法,成了灵魂的牢笼。
活在这国度里,人人都夸"懂事"的好,却少有人问:为何而懂?为谁而懂?
那些最会"懂事"的人,往往活得最累;而那些"不懂事"的人,反倒活得最为真实。这其中的讽刺,不知有几人曾细细品味过。
人活一世,究竟是该"懂事"地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还是"不懂事"地活在自己的真实中?这问题,恐怕连那些最"懂事"的人,也未必能给出答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