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汪小波
心理健康问题很容易被大众忽视,因为家长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度实在太高了。现在的环境对青少年很不友好,如食品安全、信息过载、电子游戏、应试教育等等,它们都在有形无形中侵蚀孩子们的心灵。青少年在安逸舒适之下,从量变到质变,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心理问题,成为家庭和社会沉重负担,成为无用之才。此时亲人痛心不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不到挽救之策,为时已晚了。身体上的疾病可短时间治愈,而心理疾病治愈则非常困难。
我还没退休时,遇到过一位熟人的儿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整个人看上去,木讷无表情,双目无灵光,蓬头垢面像老翁。我极有信心帮他脱离网瘾,也想尽一切办法,但最终没有任何效果,只好放弃。为此,我怀疑过自己教育学生的水平是不是太差了?后查阅资料,才知道有网瘾的人,大脑神经结构已病变,唯有开颅手术才能去网瘾。
一定要远离电子网络游戏,它比鸦片更可怕。有人把溺爱、手机、短视频和游戏,并称为现代四大毒品。甚至还有人呼吁,用军事化手段管理学校,帮助青少年脱离网瘾,同时把电子游戏定为非法,严厉打击。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上至几岁娃娃,下至5、60多岁的大爷大妈,整天沉迷于短视频和电子网络游戏之中,这种毁我长城之事,令家长、社会和学校头痛不已,更是愤怒不已,到底是谁在纵容网络游戏危害青少年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要切实把本文表述变成具体可实施的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观察和研究,根据孩子的不同状况,不断调整其应对策略,让青少年真正走在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康庄大道上。
一、意志品质 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来得更重要。作为教师,关注、重视和研究心理健康这一非智力因素,刻不容缓。在高速度、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21世纪,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和生存压力,食品安全威胁身体健康,电子游戏的成瘾性摧毁精神世界,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交互影响,互为强化,终毁青少年。要培养青少年奋力拼搏、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强大意志品质,以及优良的心理素质,把他们的注意力从恶劣的环境中,引导到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上,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自我奋斗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世界观,是防止心理异常的基本条件,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树立远大的志向,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人生,确立奋斗目标,管理好情绪,以轻松愉快的心态,最佳精力状态,去提高学习效益,善于通过非学习活动,如春游、体育锻炼、书法、绘画等来释放负面心理,善于识别和消除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增强心理健康的强大免疫力。
三、挫折教育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学习和生活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教师要教育学生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以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如马克思历时40年坚持不懈完成巨著《资本论》,司马迁饱受屈辱之下写下《史记》,达尔文历尽艰辛环球考察,用了22年写下高创新成果《物种起源》,李时珍踏遍万水千山,历经27年整理完成《本草纲目》等等。榜样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心理暗示和心理激励作用,有益于促进心理健康。成功的道路总是崎岖不平的,多吃苦、多感受挫折,是人生成功的必经之路。一忛风顺的环境,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吃苦教育、挫折教育是青少年的必修课。
四、学识广博 认识自我,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知识越丰富,对自我的认识就越清楚,就能做到扬长避短,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因此刻苦学习、兴趣广泛是完善自我优良心理品质的必备条件,伴随学生成长受益终生。学生既要学好学校所开设课程,也要在琴棋书画、知书达礼、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方面有所涉猎,这与青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是相契合的。优秀的学生只要学习方法对头、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就能很好避害而健健康康快乐成长。还要培养学生对事物展开联想,异想天开的联想,是创新的开始。创新能力越强,越能进行长程联想,对自身的认知水平就越高,就越能自觉做到趋利避害,防止产生种种心理问题。
五、精准定位 如果把一个根本考不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硬逼着去考,必然出现心理问题。据调查,北京市的大学越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就越高。有人讲,怂恿孩子读博士的,往往是低学历家庭。孩子在家庭压力之下,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为啥有的学生考上大学后,与父母就疏远了。很大的可能原因是,家庭的压力让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谁不愿意亲近温暖而有安全感的家呢?
不同个体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个人修养等方面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分化。此时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定位好自己,用教师的爱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真正做到在各种考试中,能从容自信、坦然愉快地超常发挥,因为优异的学业成绩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六、师生减压 要否定残酷的应试教育模式。奴性管理下的教师,丧失创新,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具有世界眼光和发散思维的学生。制度化管理,本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把握不好标准和尺度,往往就成了奴性管理。人性化的制度化管理让单位越来越朝气蓬勃,而奴性化管理让学校越来越死气沉沉,条条框框限制了教师的创造力,教师不过是完成任务的机器,奴性管理要的是服从,导致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循规蹈矩的本事,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奴性管理之下的教师,所承受的压力,必然传导给学生,学生压力增大,久而久之,又产生出种种心理问题。
七、心理咨询 面对新形势下青少年严峻的心理问题,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能力,除了让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精益求精之外,还应力争成为心理问题专家,为国家育好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八、快乐物质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与愉悦、动力、寻求愉悦的活动相关。有心理问题的人,可能是人体内缺乏快乐物质多巴胺,有人通过吃美食来刺激多巴胺分泌,而获得心理快感。因此,肥胖与心理问题往往存在关联。
人体为什么会缺乏多巴胺?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视频、电子游戏、手机这类屏幕类电子产品,会大量消耗多巴胺。专家建议,应尽量不要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青少年朋友尤其要切记,因为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二是,各种压力会减少多巴胺的分泌。
增加多巴胺分泌的方法是降低压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周末要走出去,参与旅游、社交等活动,还要坚持天天锻炼身体,与喜欢的人建立联系。女性朋友要多逛商场。靠吃零食来刺激多巴胺分泌,危害极大!原因是,香精色素防腐剂易致癌,高油高盐高胆固醇高嘌呤易致“四高”。
汪小波,四川省夹江中学退休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曾任多届夹江县政协常委、夹江中学教科室主任。曾获乐山市优秀人才、乐山市优秀教师、夹江县首届名教师等称号。发表论文论著80多篇(部),有多个教育科研课题获省市成果。“青神天梯杯”2025七夕征文大赛
“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在2025年中国情人节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青神天梯杯”2025年七夕征文大赛,征集有关七夕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
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玉蟾寺在白石岩上从寺庙上到山顶的石阶被广大网友誉为“青神天梯”,赋予爱情相爱相守的象征,是四方游客及网友争相打卡之地。
1、征稿时间:2025年7月23日至2025日8月31日。
2、作品应为与七夕节相关的小说、诗歌、散文等原创作品。
3、作品抬头应注明“青神天梯杯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投《三苏文学》主编微信/ZWB612462。
4、参赛期间作品所有赞赏全部作为大赛运营费用及奖金。
5、参赛作品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上刊发,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选发。
6、作品在都市头条浏览量达4万、点赞及留言达20个(条)才能入围。
6、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分别奖励精美荣誉证书各一本。优秀奖5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
7、2025年9月5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获奖名单。
8、三苏文学招募会员,将在全国各省设立分社,壮大三苏文学社,会员可以升入管理层,投稿可优先编发。有意可联系主编微信/ZWB612462。
三苏文学社
2025年7月23日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