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十六)
□ 童 年(安徽)
一
浊浪托着星子
在河床深处翻涌
老庄的衣袖拂过
千年苔衣便有了灵魂
二
陶罐半沉泥沙
指纹洇着会呼吸的水纹
双墩的符号还醒着
在浪尖结绳记事
三
每粒河沙都藏着姓氏
随波浮沉时
会喊出某个朝代的乳名
惊起芦苇间的雁影
四
月光漫过堤岸
像未写完的诗赋
那些沉默的渡口呵
都在水底酝酿着春秋
五
潮声漫过膝头时
我摸到鱼群驮着的
青铜器上的纹路
正长成,崭新的芦获
六
她把倒影揉碎了
又重新拼出
炊烟,船帆,还有
某个帝王早已失落的冠
七
所有支流都在赶路
带着方言,揣着稻穗
和墓碑上的生卒年
汇入同一声咏叹
八
河床上那些熟悉的脚印
早被水抚平
但总会有几粒蚌壳
在泥沙里贮藏着雷声
九
她从不需要碑铭
两岸的庄稼
一岁一枯荣
那都是她的注脚
十
我索性跪下饮水
舌尖触到
千万个朝代,它们
在喉间,轻轻翻涌……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