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文心叹
文/陈野涧(陕西)
文脉千年,谁曾见、真章几页?
看今朝、证书如雪,点赞成孽。
屈子投江空抱恨,青莲醉月舟难掣。
更那堪、子美骨成灰,诗心灭。
书肆冷,虚名沸;
浮誉重,真才缺。
问叶公龙友,可堪评说?
元白文章尘与土,韩苏笔墨云和血。
待何时、河岳开天谶,重启阙!
一粒小小的种子
文/陈野涧(陕西)
捧一粒泥土,入春
借一缕暖阳,发芽
梦中呢喃一芽破天
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缕生机伴土香
新绿破土时,燕子已北归
南方之南的春
地醒了,草青了
春雨,滋润了所有冬的遗嘱
春雨,洗净了杨柳枝睫毛
嫩芽,点亮了大地绿色的火焰
一把锄,翻开希望的田野
嚼着麦苗,吮吸春的乳汁
梦中的春醴泉,清烈
一夜梦醒,撞见春光
播春,踏春,梦春,醒春
春梦悠悠,春声簌簌
有梦,绿了的春等待收获
种子的心脏里,奔涌着祖先的血

茑萝花
文/陈野涧(陕西)
柔韧,是脉络里沸腾的星芒
晨光如刃,剖开云雾的襁褓
看蔓须镌刻八荒,不示人风尘泪光
断崖飘落星霜的岩粉
向上是太极,向下是混沌
每滴清露,都烙下攀登的灼伤
朱砂的花朵,迸发无声宣言
风凿雨錾,日淬月锻
一攀,地脉震颤,石壁上往生咒回旋
一寸寸缝合天光
一程程将岁月吟成绝唱
生长,这最温柔的暴政
坚韧乘着凤呜羽化
妖冶点燃霞焰重生
以柔克刚,刚成藤蔓经
天地没有比柔弱更久的坚强
时光没有比攀援更痛的铭章
众生没有比茑萝更永恒的真言
根系里沸腾着女娲的熔浆
水调歌头·立秋
文/陈野涧(陕西)
枫色著新霜,木叶褪青裳。
极目千重浪,垄上晚炊香。
豆荚敲残暑,蝉声竞短长,
流光淬玉觞。
独伫秋分线,云袖接苍茫。
年轮转,穰岁至,黍生香。
大块无言,嘉实垂垂报农桑。
勘破繁华境,谱就九秋章,
风物自琳琅。
徙倚清商里,坐看四时忙。

担当,夜里一声长叹
文/陈野浦(陕西)
霓虹淹没了归期,多少夜晚
困在付出后的赌局终章
和秒针的脚步声熬到天|明
在欲哭无泪的黑暗里咀嚼选择
只有掌心老茧记得梦想的锋芒
只有醉过才懂,月光为何冰凉
把少年的勇气折成纸船
生活的漩涡中,能抓住的
是酒杯底半轮晃动的月亮
那年,松子霉烂、信用贷的蓝火
灼烧着手机短信催债的命运
凌晨三点的还款提醒弹窗
所有退路都成了单行道
为那句承诺,为那声咽下的疼
像棵被雷劈过的老腐树——
在年轮粗壳里忍爱
被万虫钻心的 ——倔强
蝼蚁与鸿鹄,都在夹缝喘息
在城市套路的迷宫里,转圈
如今,这个身影依然绷紧肩膀
在电梯下降的失重中佯装微笑
而胸口的闷雷,始终找不到出口炸响
如同那年松籽沉河时, 不知所措
只听见松籽沉入水底的寂静
咏荷
文/陈野涧(陕西)
谁把天工裁素靥?
万顷琉璃,
缀作青玉玦。
照影时偷星汉色,
暗香漫沁云纹褶。
不共凡葩争艳绝,
自守澄明,
卓立烟波末。
半亩冰心涵日月,
红尘浊浪浑隔绝。
君须记:此心本是昆仑雪!
纵使严霜凋翠骨,
犹挺枯蓬,
影篆寒空冽。
独对寒漪听雨歇,
千丝万缕凝霜屑。
莫道芳华终寂灭,
泥底深藏,
玉节连环结。
待得惊雷穿地彻,
灵明自澈沧溟阙。

摸鱼儿·男儿老
文/陈野涧(陕西)
算平生、几番风雨,青锋磨作钝斧。
当年曾负凌云志,都付酒边闲语。
君记否?柳荫下、弹弓打落槐花雨。
黄牛老去。
剩石磨空转,蛛丝暗结,锈锁封柴户。
河堤上,谁立斜阳如塑?
高楼吞尽鸥鹭。
儿时兄弟飘零久,各被浮名相误。
归也未?
纵归也、乡音已带他州土。
男儿最苦。
是镜里藏疤,醉中数箭,白发唱金缕。

淤痕
文/陈野涧(陕西)
草木噤霜的夜晚
风也莫名纠缠
你还剩多少温柔的抵抗
当落日余晖
正数落,你昔日的绚烂
淤泥里蜷缩的藕节
一生不染的宣言
几粒沙石的尖锐的风言
藕节上满是契痕
你默默咽下晨昏的咸
和暗流的甜
而对鸦群的质问
只轻轻折进,月光的枕边
总在疼痛最轻时醒来
看晚风仍在游荡
像一句,未及拾起的誓言

茑萝花
文/陈野涧(陕西)
蔓须攀,晨露泫
朝晖破茧展锋芒
千嶂过,初心在
步步生莲写沧桑
朱华绽,风雨浣
无声细语苔痕现
百味尝,回甘现
岁月沉香自成卷
鹏翼展,云霞染
柔刚相济化藤蔓
少年志,皓首成
时光温润见本真
月轮转,影翩跹
暗香浮动绕庭轩
繁华落,真如显
一藤一叶总关禅
夜露凝,晓光绽
朝阳升,暮色婉
清珠凝辉映苍远
得失处,皆诗行
且行且歌采芬芳
天地阔,一藤悬
枯荣俱是碧云篇
纵有寒霜摧劲骨
春风起处又翩跹
星河转,梦未迁
浮生细写流云卷
莫问人间几朝夕
心光不灭即长天
乾坤纳,方寸间
茑萝悬笔绘流年
万千气象凝简淡
一脉清芬接永年
日月梭,经纬显
柔藤铁骨两相诠
待到千红成旧忆
方知至味是清欢
这首诗以茑萝花为意象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一种坚韧柔美、超然物外的生命哲学。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评述:
一、意象建构的立体性
诗人以"蔓须攀"起笔,将茑萝的攀援特性与晨露、朝阳等自然意象结合,形成动态的生命图景。"千嶂过,初心在"巧妙地将植物特性升华为人生隐喻,使意象兼具物理真实与哲学深度。末节"一藤悬笔绘流年"更将植物拟人化为时空的记录者,完成意象的终极升华。
二、时空叙事的诗性逻辑
全诗采用晨昏交替、四季轮回的时空结构:"朝阳升,暮色婉"对应"春风起处又翩跹",形成闭环式时间观。空间上由"庭轩"到"天地阔"再到"乾坤纳",完成从微观到宏观的视野拓展。这种时空交织的叙事,暗合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三、禅意美学的现代表达
诗中"真如显""总关禅"等语汇直接点明禅宗思想,而"枯荣俱是碧云篇""心光不灭即长天"等句则化用《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智慧。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将传统禅意与现代生命体验融合,"百味尝,回甘现"等表述具有鲜明的当代性。
四、形式创新的探索价值
作品采用长短句交替的"词体新变"形式,既有"朱华绽,风雨浣"的工整对仗,又有"万千气象凝简淡"的散文句式。标点运用上突破传统,以空格替代顿号,形成独特的视觉节奏。这种形式实验既延续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又拓展了现代诗歌的表现维度。
五、生命哲学的当代启示
诗中"柔刚相济""铁骨柔藤"的辩证思考,为现代人提供了精神参照。"得失处,皆诗行"的豁达,"至味是清欢"的体悟,构成对抗功利主义的诗意解药。特别是"少年志,皓首成"的表述,在加速社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疗愈价值。
六、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
茑萝这一传统意象被赋予全新内涵:从《诗经》中的爱情象征("茑与女萝"),到本诗中承载宇宙意识的生命载体。这种转化既保持文化基因,又注入现代哲思,体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功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植物书写中完成了生命哲理的深度开掘,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形式的创新,更在于为当代人提供了安顿心灵的诗意空间。诗人通过微观自然映照宏大宇宙的写法,延续了中国古典"见微知著|"的审美传统,同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