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燕潮酩 文/蔡枝强
高速路口的广告牌上写道:“这么近,这么美,周末到河北”。一句话提醒了我。是啊,河北有许多迷人的美景,有许多古老的人文遗迹,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许多听不完的民间传说······这些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不在周末去游览,体味家乡的美妙?
今年的8月10日,星期日,我付诸了行动。我应邀到三河燕潮酩酒厂去参观、品酒。我们一行五十多人乘大巴8:30出发,11:00抵达酒厂。酒厂在三河市的一个小乡村。这个酒厂厂址从清朝光绪年间建厂没有动过,所以街道狭窄,门前也十分拥挤。我就窃以为,厂外布局凌乱,酒厂内部格局也不会怎么样吧?可我想错了。酒厂内另有乾坤。酒厂占地三万多平方米,加上新增了三条灌装流水线和41套流水线附属配套设备,一座商住楼,两座车间和一座地下酒窖,建筑面积还真不小。酒厂就像一只大酒坛,口小肚子大,外俗内藏锦绣。
大门旁边竖着一个大型书卷造型的酒厂介绍牌,来客看完,对酒厂会有个大致了解。解说员把我们带进“酒巷”,只见酒巷两边的对联写道“酒美常闻神秘酿,巷深惊现燕潮声”,我想,这大概是表达,好酒不怕巷子深之意吧。进了巷子,上方挂满了红灯笼,真是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我们先参观了发酵车间,一个个发酵池被装填的满满当当,上面被苫的严严实实。我竟没有见到一个工人在工作。我正在纳闷儿,解说员告诉我们,酿酒有春酿和秋酿之说,现在正是发酵期,工人都放假了。我们见到了酒窖池群,见到了酿酒用的原料和酒曲,也见到了清代古窖池群,体会到了天地自然与人类祖先智慧共同谱写的传奇。接下来,我们参观了藏酒酒窖。一溜溜,一排排大小不一的酒坛摆满了酒窖,大酒坛储酒有五百斤、上千斤的,小的也有五十斤、上百斤。几个大酒窖满满登登。在坛封口处都记有封坛日期。我好奇观看,只见日期有十年前的、十五年前的等等不均。我想,每年酿酒、藏酒需要多大的空间。没等我发问,解说员把我们带到了地下酒窖。地下酒窖更大,酒坛更多。我想,把这里描绘成“坛林酒海”也不为过吧!在这里,解说员打开了一个酒坛,在里面盛出了晶莹的白酒,分给我们品尝。酒未入口,香先扑面而来,引诱我们的酒虫。酒一入口,香醇浓郁刺激味蕾。酒一入肚,一股温润舒适的气息在五脏六腑游走。不觉一首小诗在我脑海中构思而成。应邀品鉴燕潮酩,玉液琼浆入口惊。醇厚绵香难释手,举杯畅饮绽激情。
最后,解说员带我们进了燕潮酩酒文化馆。把我们带入到了燕潮酩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4年),燕郊建起了“德泉永”烧锅,代代相传。1950年德泉永被三河县收为“国营燕郊酒厂”。从此酒厂走上了正轨的发展道路。我记得集体经济时期,酒名叫三燕白酒。当时买酒要凭酒票。
1976年,酒界泰斗周恒刚大师历时两年多,首创麸曲浓香工艺,并为所酿之酒取名为“燕潮酩酒”。走进了蓬勃发展期。2018年燕潮酩酒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燕潮酩酒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造技艺”,在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国家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国家优质酒”,跻身国家名优酒行列。我们在展馆里,听到了从没听到过的酒文化的故事,见到了从没有见过的酿酒实地现场。一个雕塑群,展现了酿酒劳动场面。一瓶瓶各种包装的酒,展现了燕潮酩酒业的发展史。已故三河著名作家浩然先生品完燕潮酩酒后,作诗道“尝遍天下酒,最爱燕潮酩。今夕伴君醉,酒美情更浓。”
一次短暂的三河行,见识到了燕潮酩美酒的发展,切实品尝了美酒的韵味。我想, 如果两眼只盯着远方的美,怎么会领略到身边的无限风光。不能忽视家乡的美。苏轼曾在诗中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下次还是要在我们河北转转,这么近,那么美,周末不离咱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