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卷·残梦绕孤灯
第十一章 血痣认前缘
白露那日,沈墨白为苏青瓷画肖像。笔尖扫过她耳后时,突然剧烈颤抖——那颗朱砂痣的位置形状,与他梦中跳井女子分毫不差。青瓷从铜镜里看见画家霎时惨白的脸,转身时发梢拂过调色盘,将画中人的衣襟染得血红。
"民国三十二年..."墨白突然喃喃自语,"沈家小姐投井时,耳后也有这样的痣。"话音未落,窗外传来瓷器碎裂声。他们冲出去时,只见程家大小姐的陪嫁丫鬟仰面倒在血泊里,手中紧攥着支茶花簪——正是青溪渡口遗失的那支。
当夜,青瓷在妆奁底层发现母亲留下的日记。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张产科诊单:"胎儿右耳后见朱砂痣,疑为遗传性标记。"日期恰是民国三十二年腊月。
第十二章 密语对残经
秋分前后,茶神庙的老尼圆寂。临终前将半册《茶经秘谱》交给青瓷,经书缺角处露出暗黄纸边——竟与沈墨白祖父日记的纸张完全吻合。两人在藏经阁拼接残页时,突然发现经文里的墨点连成军用地图,标注着日军在雁荡山的秘密据点。
"原来祖父研究的不是制茶..."墨白指尖抚过页脚编码,"这是第三战区情报处的密码本。"突然一阵阴风袭来,油灯将熄未熄之际,他们看见经书扉页映出几行隐形字迹:"雌雄茶树间,埋着真相与..."
庙外传来铁器拖地的刺响。他们吹灭灯伏在神龛后,透过雕花缝隙,看见程远山拄着手杖缓步而来。银制杖头在月光下闪着冷光,仔细看去,那茶壶造型的装饰物分明是把手枪。
第十三章 断掌焚心誓
寒露清晨,程家送来龙凤帖。青瓷在祠堂绝食抗议时,无意碰倒祖宗牌位,露出底下暗格。里面躺着幅烧剩的婚书,新郎处"沈知秋"三字犹带焦痕,而女方署名竟被血指印覆盖。
沈墨白闯入喜堂那日,正值霜降。程远山冷笑着掀开红布,露出当年三兄弟的断掌血誓:"背盟者,子孙代代相殉。"突然狂风大作,婚书上的血指印在雨中化开,渐渐显露出"苏明月"三字——这是青瓷母亲闺名。
暴雨中,青瓷穿着嫁衣奔向悬崖。凤冠珠串断裂的瞬间,她看见墨白纵身跃来的身影与六十年前的某个画面重叠。身后传来程远山撕心裂肺的喊声:"知秋兄!"——这声迟来的忏悔,终究没能拦住坠落的红裳。
第十四章 枯井照双影
私奔途中,青瓷在沈氏废园的锁龙井前驻足。井水如墨,映出两个倒影:除了现在的自己,还有个穿阴丹士林旗袍的民国女子。那女子突然将茶花簪刺向心口,鲜血在井水中晕开,化作一行字:"茶树西三尺"。
当他们挖开雌雄茶树间的泥土时,铁锹撞上硬物——是个锡制茶叶罐,内藏泛黄的信笺与半粒孔雀胆。信是沈知秋绝笔:"明月,程贼在婚茶中下毒,我偷换为安眠药。真正的密码在..."
突然身后传来枯枝断裂声。程雪茹举着勃朗宁手枪从茶丛走出,枪管上的雕花与程远山手杖如出一辙。"姐姐好手段。"她笑得甜美,"可惜六十年前你没跳成井,今日..."
第十五章 夜舟载魂归
大雪封山夜,青瓷与墨白躲进采茶人的乌篷船。舱底堆着当年运茶的樟木箱,箱板内侧刻满密密麻麻的正字。墨白用炭笔拓印,显现出第三战区阵亡将士名单,最后一行写着:"沈知秋,代号茶烟,殁于民国三十二年腊月初八。"
高烧中的青瓷梦见自己变成母亲苏明月。在某个血月当空的夜晚,她将婴儿交给茶农,转身走向程家大宅。怀里揣着的不是匕首,而是半包孔雀胆——可以毒杀全镇的剂量。
黎明时分,船头传来幽幽的采茶调。老艄公的斗笠下露出半张烧伤的脸:"苏小姐,老奴送您出山。"他递来斑竹茶筒,里面装着六十年前没送出去的嫁妆——把能打开程家密室的黄铜钥匙。
第十六章 铜钥启幽冥
冬至祭祖日,青瓷混入程家。黄铜钥匙插入密室锁孔时,锁眼竟渗出暗红液体。室内整齐排列着七个青瓷茶瓮,每个瓮身都贴着泛黄标签:"民国三十二年收"。
最中央的瓮里装着套茶具,杯底残留着黑色结晶。墨白用银簪轻刮,簪头顿时变乌——正是当年毒杀沈知秋的孔雀胆。突然身后传来机括声响,密室暗门滑开,程远山坐在轮椅上,膝头摊着本烧焦的账册。
"你们终于来了。"他咳嗽着指向西墙,"知秋兄的骨头...就砌在那面墙里。"墙皮突然剥落,露出森白指骨组成的诡异图案——正是《茶经秘谱》密码的密钥。
第十七章 碎镜藏天机
小寒那天,青瓷在程家阁楼发现破碎的穿衣镜。每块碎片都映出不同时期的场景:民国二十年的结拜仪式、三十二年的血色婚礼、还有...母亲抱着婴儿在雨夜奔跑的画面。
最大那块镜片里,年轻的程远山正在调换茶罐。当他转身时,镜中突然出现第三个人影——穿中山装的沈知秋将真正的密码本塞进镜框夹层。青瓷颤抖着撬开镜框,牛皮纸包裹的名单已经泛潮,但"地下交通站"四字仍清晰如新。
楼下突然传来喧哗。他们从气窗看见,程雪茹正指挥家丁挖开沈氏祖坟。铁锹撞上棺木的闷响里,夹杂着她癫狂的自语:"姐姐的茶花簪...应该别在头骨上..."
第十八章 茶烟祭往魂
腊八清晨,青瓷与墨白潜入日军废弃的据点。在标着"沈氏茶仓"的水泥墙后,他们找到了生锈的保险箱。密码轮转动到"三十二、十二、零八"时,箱门轰然洞开。
里面没有军事情报,只有束用红线捆扎的青丝、半块玉佩,以及沈知秋的绝笔信:"明月,若你见到这孩子,告诉他阿爹不是汉奸。真正的密码在茶烟里——当沸水冲开碧螺春,蒸汽会显出地图..."
墨白突然跪倒在地。他想起祖父总在腊八这天独自品茶,茶烟氤氲中,老人浑浊的眼里永远映着某个看不见的身影。
第十九章 骨阵困冤灵
除夕守岁夜,程家大宅突然起火。青瓷冲进火场救程远山时,发现他轮椅前摆着七具茶宠——正是用沈知秋骸骨雕成的。最骇人的是头骨茶则,天灵盖上刻着"明月"二字。
"当年...我们三个..."垂死的老人抓住青瓷手腕,"发誓要保住茶山..."他突然瞪大眼睛,望向她身后燃烧的屏风。火舌舔舐处,显露出被烟油掩盖的字迹:"程远山向日军告密"。
逃出火场时,青瓷在回廊遇见程雪茹。这个疯癫的女人正给焦尸梳头,嘴里哼着诡异的童谣:"茶花簪,血染红,新娘子死在旧梦中..."她突然抬头,耳后的朱砂痣在火光中艳如泣血。
第二十章 残雪映余生
立春那日,青瓷在疗养院收到匿名包裹。褪色的蓝布包里,是那支沉入青溪六十年的茶花簪。簪头旋开,里面藏着半粒孔雀胆——已经被人换成了安眠药。
窗外残雪未消,穿白大褂的医生推着轮椅走过。轮椅上的老人突然挣扎起来,嘶吼着:"知秋兄!我对不起..."声音戛然而止。青瓷看见医生摘下口罩,露出与沈墨白相似的下颌线。
她翻开新到的《浙南地方志》,民国三十二年的记载被人用红笔圈出:"茶商沈某通敌,畏罪投井。其姘头苏氏女诞下死胎,疯癫而终。"页边有行新鲜的批注:"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历史。——沈墨白"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