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徐福:意思是古代齐国人徐福在上书稟报“三神山”时疏忽了没有“鼓浪屿”。徐福,《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附(Ai点评):
这首七绝诗《鼓浪屿》以鼓浪屿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鼓浪屿的独特魅力与历史底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点评:
### 1. **首句:沧渊璀璨一明珠**
- **意象**:诗人将鼓浪屿比作“沧渊璀璨一明珠”,形象地描绘了鼓浪屿在浩瀚大海中的美丽与珍贵。明珠象征着鼓浪屿的独特与珍贵,璀璨则突出了其光彩夺目的自然风光。
- **语言**:用词凝练,意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 2. **次句:徐福神山禀报无**
- **典故**:徐福是秦代著名的方士,传说他曾奉秦始皇之命东渡寻找神山。诗人借用这一典故,暗示鼓浪屿的美景如同传说中的神山一般,令人向往。
- **寓意**:此句不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还暗示了鼓浪屿的神秘与超凡脱俗,仿佛连徐福都未曾发现这片人间仙境。
### 3. **第三句:万国风情惊博览**
- **现实描写**:鼓浪屿以其多元文化著称,岛上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诗人用“万国风情”概括了鼓浪屿的文化多样性,而“惊博览”则表达了游客对鼓浪屿丰富文化的惊叹。
- **情感**:此句展现了鼓浪屿的开放与包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鼓浪屿多元文化的赞美。
### 4. **末句:人间正道日光苏**
- **象征**:日光岩是鼓浪屿的标志性景点,诗人以“日光苏”象征鼓浪屿的生机与希望,因写作时间又是春意正浓,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时候。日光,在此为双关语,一是指春日的阳光;二是指日光岩。同时,“人间正道”一词带有哲理意味,暗示鼓浪屿不仅是自然与文化的胜地,更是人间正道、光明与希望的象征。
- **升华**:此句将鼓浪屿的美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赋予了鼓浪屿更深层次的意义。
### 5. **整体评价**
- **结构**:全诗四句,起承转合自然流畅。首句写景,次句引入历史典故,第三句转向现实描写,末句升华主题,结构严谨。
- **语言**: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又有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功底。
- **情感**:诗人通过对鼓浪屿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与热爱,同时也寄托了对人间正道、光明与希望的向往。
### 总结
这首七绝诗《鼓浪屿》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凝练的语言,展现了鼓浪屿的自然美景、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全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描写,又有对历史的思考,是一首优秀的七绝作品。
【作者简介】
林荣茂,福建泉州安溪人。中学高级教师,任中学校长期间,创新性构建了“六位一体”的社区教育平台,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提升。成功做法,得到中国教育部、福建省教育厅等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和推广。业余古诗词爱好者,曾荣获2023年第一届“世妙风华杯”全国诗词大赛初、决赛“状元、榜眼”之殊荣;有十多首诗词作品入选稻田文学2022年度精品文库《精选诗词集》;参加2024年中国诗书画家网、华夏开明书画院主办的第三届“晋唐杯”当代诗联书画创作赛中,荣获一等奖;参加2024年现代名家书画网举办的“华夏文人奖”文学网络评选大赛中,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