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剑影临安
---
第七章·西子迷雾
钱塘江潮初平的清晨,沈砚卿在六和塔下寻得一方绣着折枝梅的帕子。帕角用银线绣着"停云"二字,正是谢云湄的手艺。
"那位姑娘前日在此祭奠,对着潮水弹了半宿琵琶。"卖藕粉的老翁指着江心,"后来跟着个拄青竹杖的瞎眼婆婆往灵隐方向去了。"
沈砚卿追至飞来峰下,忽闻崖壁间传来金铁交鸣之声。但见两个灰衣人自石洞中跌出,咽喉处各有一点红痕——正是峨眉派"雨打飞花"的独门手法!石壁上用血写着半句诗:"玉京十二楼..."字迹未干,拖出一道惊心的红痕。
---
第八章·盐船血案
杭州漕帮码头上,三艘运盐船正在装货。沈砚卿发现苦力们抬的"盐包"入水即沉,分明夹带着重物。
是夜突降暴雨,他在船舱底层摸到个暗格,里面竟是一方缺角的蟠龙玉印!突然窗外闪电大作,映出个贴在舱壁上的黑影——那人倒悬着,独眼里泛着死鱼般的灰白。
"小子,这可不是你该碰的东西。"沙哑的声音混着雨声传来时,沈砚卿后颈已触到冰凉的刀锋......
---
第九章·灵隐惊魂
沈砚卿醒来时身在古寺藏经阁,面前坐着那位盲眼婆婆。她枯瘦的手指正摩挲着一本《华严经》,书页间夹着张发黄的军械图。
"谢家丫头去取证明清白的物件了。"婆婆的竹杖突然抵住沈砚卿咽喉,"倒是你,沈公子,可知你父亲当年在昭武将军府扮演什么角色?"
窗外传来熟悉的琵琶声,忽而弦断音绝。沈砚卿冲出去时,只见谢云湄白衣染血,怀里抱着个鎏金匣子。她身后,数十名黑衣人正从竹林间包抄而来......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