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金陵迷雾
---
第四章·秦淮夜泊
沈砚卿雇舟直下金陵。
时值梅雨,长江水浊如怒。船过燕子矶时,忽见上游漂来几具浮尸,皆作商贾打扮,腰间却系着军中制式的铜牌。老艄公连呼晦气,急急转舵避开。
入夜泊在秦淮河口,但见画舫如林,笙歌彻天。沈砚卿独坐船头,摩挲着那方锦帕——"画舫春深锁二乔"一句下,胭脂洇出个模糊的梅花印。正出神间,忽闻邻船传来幽咽箫声,吹的竟是山塘河上那支《霓裳》残谱!
他猛地起身,箫声却戛然而止。月光下,一艘乌篷船正悄然驶向灯火最盛的旧院方向,船头立着个戴斗笠的纤瘦身影......
---
第五章·乌衣旧影
翌日,沈砚卿循着箫声寻至钞库街。青楼楚馆间藏着一家"杜氏墨庄",店主杜月笙是个三十出头的白面书生,案头镇纸竟与谢云湄琵琶上缺角的玉饰纹路相同。
"公子看这松烟墨,"杜月笙笑着研磨,"要兑了清晨花露,写出来的字才有魂魄。"话音未落,里间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沈砚卿瞥见屏风后闪过半幅藕荷色裙角——那分明是谢云湄离府那日的穿戴!
当夜三更,墨庄突然起火。沈砚卿冲进火场,在密室发现一匣泛黄的军报,最上面那张写着:"天启七年三月廿四,昭武将军府走水,幸存者......"后半截已被火焰吞噬。
---
第六章·白下惊雷
应天府衙门前,沈砚卿遇见了意想不到的人——山塘河上那位琵琶女竟戴着镣铐跪在阶下!待走近才惊觉,此人眉目与谢云湄七分相似,左颊却多道蜈蚣似的旧疤。
"犯妇谢云澜,刺杀朝廷命官......"衙役的唱名声中,那女子突然抬头,对沈砚卿做了个奇怪的手势——拇指扣小指,余三指微曲——正是《霓裳》谱里标注轮指的符号!
暴雨骤至时,一顶青布小轿闪过府衙侧门。轿帘掀起一角,露出半张苍老的脸——沈砚卿浑身冰凉,那人竟是父亲生前绝口不提的叔祖,现任南京兵部侍郎的沈惟敬!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