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玉京烟雨录开篇引》
画舫春寒,
霓裳谱旧,
秦淮几度斜阳。
断雁西风,
谁记剑影诗肠?
乌衣巷口黄昏雨,
湿了千年墨痕香。
最堪怜——
一盏离魂,
半纸沧桑。
当年血染昭武印,
任霜欺玉骨,
尘锁珠箱。
残局山河,
输他棋外兴亡。
琵琶弦上说建炎,
到如今、只剩凄凉。
且休问——
烟水茫茫,
何处云乡?
——
——一部古典世情长篇传奇
---
第一卷:风起姑苏
第一章·画舫惊鸿
崇祯十五年春,姑苏城烟柳画桥,正是江南好时节。
城南沈家乃诗礼传家的没落世族,独子**沈砚卿**弱冠之年,已是苏州府有名的才子。这日清明,他与三五同窗泛舟七里山塘,酒至半酣时,忽见一艘朱漆画舫自烟波深处缓缓驶来。舫中传来琵琶声,如珠落玉盘,清冷孤绝,迥异于寻常秦淮艳曲。
沈砚卿凝神望去,但见舫头立着一名素衣女子,约莫十八九岁年纪,不施粉黛,却自有一段风流态度。她怀抱琵琶,指尖轻拨,忽抬眼向这边望来——
四目相对,沈砚卿手中酒杯"当啷"坠地。
第二章·夜雨藏锋
那女子名唤**谢云湄**,乃是寄居在阊门"停云阁"的乐伎。沈砚卿连访三日,终得一见。
停云阁临水而建,檐角悬着青铜风铃。谢云湄煮茶待客,十指纤纤,腕间却有一道寸许长的旧疤。谈及身世,只道是北地逃难来的孤女。沈砚卿注意到她案头摊着《李义山诗集》,页边批注竟是一手极俊秀的行楷。
夜深告退时,忽逢急雨。谢云湄取来油纸伞相送,伞柄上阴刻着小小的"昭武"二字。沈砚卿正待细看,巷口突然闪过数道黑影。谢云湄面色骤变,一把将他推进门内。
黑暗中,利刃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第三章·锦帕谜题
次日沈砚卿再去停云阁,却见楼门紧闭。邻家老妪告知,谢姑娘半夜被官差带走。他在门缝里寻得一方素帕,上面用胭脂草草画着半阙《鹧鸪天》,墨迹被雨水晕开,像极了泪痕。
沈砚卿拿着帕子去府衙打听,却被师爷暗中拦下:"公子莫问,这事关锦衣卫的案子..."正说着,街上一阵骚动——原来是南京来的钦差大臣遇刺,刺客竟是个女子!
当夜,沈砚卿在书房翻检父亲旧日文书,偶然发现一封天启七年的密函,上面赫然盖着"昭武将军府"的残印...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