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梁邦焕,男,山东省郓城县人。1972年12月应征入伍,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政工师、高级摄影师。服役于铁道兵部队,历任四团战士、统计员、排长。后调任铁道兵二团,历任副指导员、政治指导员、新兵连连长。兵改工后担任铁道部十一工程局第二工程处的工程段副教导员。曾任公司机关党委书记兼工会主席。 参与编纂《铁道部第十一局二处简史》,担任副主编。参与编纂《中铁建十一局二公司》第二部简史,担任副主编。

七 律 . 咏竹
文/梁邦焕
身披翠甲立云岑,
掌上青纹碧曲琴。
承露常怀霜雪志,
向阳永抱赤诚襟。
剖开软玉冰壶澈,
散作金绒绛缕深。
莫道虚斋无劲骨,
天风海雨即瑶音。
2025年8月13日
作家诗人梁邦焕的佳作《七律·咏竹》是一首借竹咏志、意境深远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诗作,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赏析:
1. 整体立意
这首诗以竹子为吟咏对象,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竹子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赤诚的精神,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身的高尚情怀和坚定信念,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坚守自我、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
2. 诗句赏析
首联:“身披翠甲立云岑,掌上青纹碧曲琴。”
形象描绘:将竹子比作身披翠甲的战士,屹立于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上,生动地展现了竹子挺拔、坚韧的外在形象,给人一种威严、庄重之感。“掌上青纹碧曲琴”则把竹叶上的纹路想象成琴上的纹理,赋予竹子一种高雅、灵动的气质,使竹子不仅有了刚健的一面,还有了艺术的美感。
艺术效果:此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角度入手,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竹子傲立云端的壮美画面,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颔联:“承露常怀霜雪志,向阳永抱赤诚襟。”
品质刻画:“承露”描绘了竹子承接露水的姿态,象征着竹子能在平凡的境遇中汲取滋养;“常怀霜雪志”则进一步深化了竹子的精神内涵,表明竹子即使面临霜雪的考验,依然心怀壮志,不向恶劣环境低头。“向阳永抱赤诚襟”,写出竹子向着阳光生长,寓意着它始终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象征着正直、忠诚和积极向上的品质。
表达作用:这两句对仗工整,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习性,赋予竹子以人的情感和志向,使竹子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尚品质的赞美和追求。
颈联:“剖开软玉冰壶澈,散作金绒绛缕深。”
独特视角:从另一个角度对竹子进行描写,“剖开软玉”将竹子的内部比作温润的美玉,“冰壶澈”形容竹子内部清澈透明,如同冰壶一般纯净,展现了竹子纯洁无暇的内在品质。“散作金绒绛缕深”则想象竹子散开后如金色的绒毛和深红色的丝线,富有层次感和质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象征意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外在形态,更象征着竹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它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为世间增添美丽和价值。
尾联:“莫道虚斋无劲骨,天风海雨即瑶音。”
主题升华:“虚斋”通常给人一种清幽、寂静的感觉,但诗人却强调“无劲骨”的虚斋中有竹子的存在,就有了坚韧的力量。“天风海雨即瑶音”,意思是在狂风暴雨的环境中,竹子所发出的声音如同美妙的仙乐。这里的“天风海雨”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险阻,而竹子在困境中依然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寓意着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能化逆境为顺境,奏响生命的赞歌。
情感表达:尾联以豪迈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高度赞扬和对自身信念的坚定执着,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3. 艺术特色
修辞手法丰富: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将竹子比作战士、琴、美玉等,使竹子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赋予竹子以人的情感和志向,使竹子具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对仗工整:整首诗对仗严谨,颔联和颈联的对仗尤为工整,如“承露”对“向阳”,“常怀”对“永抱”,“霜雪志”对“赤诚襟”,“剖开”对“散作”,“软玉”对“金绒”,“冰壶澈”对“绛缕深”,体现了诗人高超的对仗技巧,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高洁、坚韧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竹子形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总体而言,《七律·咏竹》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七 律.老坛椒魂
文/梁邦焕
赤霞凝露老坛藏,
日月涵椒魄自芳。
历晒三秋成玉色,
凝醇百岁闪金光。
椒魂韵染千筳艳,
味沁巴人八曲肠。
一勺开瓶惊四座,
椒香直透九重阳。
2025年8月14日
诠释:这首《七律·老坛椒魂》以传统酿造工艺为表,以文化精神为里,通过辣椒酱这一载体,层层递进地传递出三重深刻寓意:
一 、对传统匠心的礼赞,时间淬炼
"历晒三秋成玉色,凝醇百岁闪金光"——以"三秋""百岁"凸显岁月沉淀,将辣椒酱的酿造升华为一场与时光的对话。玉色金光之喻,赋予平凡食材以珍宝的质感,暗喻坚守传统工艺的珍贵价值。天地共酿
"日月涵椒魄自芳"——以日月星辰涵养椒魄,将自然之力融入匠造,揭示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老坛不仅是容器,更是承接天地灵气的文化符号。
二、对地域文化的凝魂,巴蜀之魂
"味沁巴人八曲肠"化用《下里巴人》典故,以"八曲肠"喻滋味直抵血脉深处。辣椒酱在此化作巴蜀文化的味觉图腾,承载着土地的记忆与群体的认同。宴席之灵
"椒魂韵染千筳艳"——"椒魂"二字点题,使辛辣滋味升华为宴席的灵魂。千筳生辉的盛景,暗写饮食文化凝聚人情的仪式力量。
三、对生命张力的咏叹
破坛惊世
"一勺开瓶惊四座"以戏剧性瞬间,喻示厚积薄发的生命状态。封存的老坛如同潜修的灵魂,开启即是光芒绽放的时刻。
凌霄之气
"椒香直透九重阳"——"九重阳"既指九重云霄,又暗合重阳登高意象。辣椒的烈性冲破物理极限,象征凡人精神的超凡升华,呼应屈原"陟升皇之赫戏"的楚辞境界。
四、物性与哲思的交融,小物大道
全诗以"辣椒酱"为切入点,"魄-魂-香"的升华链:椒魄(原料本真)→ 椒魂(技艺赋灵)→ 椒香(精神远扬)
暗合道家"万物有灵"思想,揭示寻常物承载非凡道的东方哲学。陈酿隐喻
"老坛"作为核心意象,既指实体的酱坛,更隐喻文化的窖藏与传承。百岁金光,正是时间对坚守者的犒赏。
结语:一坛见天地
此诗表面写酿酱工艺,实则构建了三重精神宇宙:
1.匠道宇宙:日月涵养→三秋淬炼→百岁凝香
2.文化宇宙:巴人曲肠→千筳韵染→四座皆惊
3.生命宇宙:坛中静藏→开瓶迸发→直透九霄
椒魂之"魂",终成华夏文明中厚积薄发、化俗为奇的精神图腾。坛启香透之际,恰是文化自信喷薄而出之时。(梁邦焕)

出品人:李淑林
李淑林,网名阳光,注册志愿者,仁义寿乡民星榜样.最美家庭,眉山市助人为乐最美家庭,名篇.金榜头条总编导师,文学艺术网、文学名人堂等十大平台总编。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东坡诗词学会会员、理事,仁寿作协、诗词学会会员。年年被名篇评为文学领军人物和年度功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