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学会让自己变得强大、变得有价值。人脉圈子的质量,从来不是由自己认识多少人决定的,而是由我能给你认识的人带来多少价值决定的。我能为别人创造多少价值,就决定了我在他们心中的分量,也决定了自己的圈子能否真正产生机会。否则,认识再多的人,也只是通讯录里多了几个名字,朋友圈里多了几条点赞而已。真正的好圈子,绝不是用堆数量来换取存在感,而是靠自身价值吸引来的。
随着我在海外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我深刻体会到,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国内,也适用于全世界。不可否认,我目前在海外的资源、人脉、圈子相比国内要少得多。有人问,外面难道没有商会吗?没有各种各样的商业平台吗?当然有,而且多得很。东南亚、欧美几乎都有不同规模的商会组织、行业联盟、社交活动平台,甚至有各种跨国创业群体。但这么多年,我几乎没有刻意去参加这些圈子,不是因为它们没用,而是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如果我对这些人脉和圈子毫无价值,那么结识他们也没有任何意义。真正有价值的交流是双向的,而不是靠低姿态和谄媚去换取存在感。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价值,别人不会因为我“热情”就给我机会,更多时候,他们甚至懒得理我。这并不是冷漠,而是社会运行的真实逻辑。所以,我从来不想去做那种“凉着脸去贴别人热屁股”的事。我宁可在角落里默默学习、勇敢探索、不断反思、持续积累,让自己慢慢变成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这样,当我出现在任何一个圈子时,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份价值,而不是一个负担。
虽然目前我在海外的资源人脉不如在国内,但这两年勇敢的探索,让我的视野一步步开阔。通过不断的积累,我的认知和思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能说自己现在多么强大,但和一两年前的自己相比,我已经走出了很长的路,视野更宽了,思维更深了,行动力更强了。在这种积累的过程中,我逐渐变得更有价值,而这份价值,让我在未来的路上能够走得更稳、更远。
昨天在上飞机的时候,我突然有了一个很强烈的感触,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当年被看作“最不可能走出来”的人,居然已经先一步走了出来。当初的我,没背景、没能力,说句不好听的,要啥没啥。靠别人救济吃百家饭长大,没有文凭、没有资源、没有见识,标准的穷小子出身。过去,我自己都不敢想,有一天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那时候的我,不仅没见过更广的世界,甚至连做梦都不敢梦到。
而今天,我不只是想到了,还用行动一步步去践行。我的人脉圈子从最初的小地方,拓展到大城市,再到全国各地;当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就多了不少东南亚的资源和视野。随着时间推移,我的人脉已经延伸到世界多个地区。最近一段时间,我经常在晚上十点到十二点打视频电话,因为无论是在欧美、东南亚,还是在其他地方,我都有人可以直接联系、直接在谈合作了。我的视野、眼界、思考方式和行动路径,正在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我甚至敢想,在不久的将来,我能走得更稳、迈得更远。看起来,这像是一场美梦,但我非常清楚,这不是梦,而是我的认知、我的行动和我的选择共同造就的结果。曾经,我没有这样的认知和视野时,连梦里都不会有这些画面;如今,我知道,只要继续积累和行动,未来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多。
至于未来会怎样,没人能说得准。但有一点我很清楚,我会一直勇敢向前走,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知。我会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可能和价值。我会让自己持续成长、持续突破,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对得起自己走过的路,也才能对得起那些曾经看不起我的人。
有时候我想,世界真的很公平。它不会因为自己穷,就额外给我机会;也不会因为我苦,就特别怜悯我。它只会因为我有价值,而把机会推到我面前。人脉的真正本质,不是“我认识谁”,而是“谁愿意认识我”;不是“我想融入哪个圈子”,而是“哪个圈子需要我”。所以,真正聪明的人,都不会浪费时间在无效的寒暄和廉价的交际上,而是会用时间去沉淀实力、去提升自己。
而我也越来越明白,那些一味追求人脉数量、盲目跟风参加各种“圈子活动”的人,其实是在用热闹来掩饰自己的空虚。他们在合影中显得很忙,在朋友圈里看起来很风光,但当真正需要资源和帮助时,他们才会发现,照片里的人只是背景板,酒桌上的笑声只是短暂的烟雾。真正的价值,不是在场合上刷脸,而是在关键时刻能拿得出东西、说得上话、办得成事情。
所以,我宁可让自己在沉默中成长,也不愿在喧嚣中消耗。因为我知道,喧嚣过后是空洞,而沉默过后是厚积薄发。将来,当我走进任何一个圈子时,我希望我是带着光亮的,而不是带着一张递名片的笑脸去乞讨关注。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作总结: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我没有人脉,而是我们以为自己有很多人脉;最荒谬的,不是别人看不起我,而是我们靠着一群和自己一样无价值的“人脉”互相取暖。圈子再大,装不下实力,那也只是个空壳。与其忙着进圈子,不如先让自己成为别人想拉进圈子的人。毕竟,镀金的石头再闪亮,终究也不会是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