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啊 我是天路女兵!
《老兵你好》观后感
铁十师 贾珍

偶然得知梅梓祥战友随CCTV-7军事频道《老兵你好》栏目《“生命禁区”的天路》摄制组来西宁的消息,我这"地主"怎能不尽谊?揣着几盒红景天——这高原上最实在的心意,我匆匆赶往青藏宾馆。毕竟初到西宁,红景天是防高反的必需,也算我对梅主任的一点敬意。
推门才知,袁大校竟与他同住一室。早闻袁大校威名,今日得见,心头的激动按捺不住,只觉幸运撞了个满怀。虽是初见,可骨子里那股铁道兵的精气神一撞,便如老友重逢,聊起天来毫无生分。正说得热络,曹导推门而入。梅老师和袁大校笑着介绍:"这是我们的女兵战友。"曹导眼睛一亮,爽朗道:"太好了,我正缺位女兵战友呢!"就这样,我竟幸运地走进了镜头里。
想起当年,铁道兵第三次挺进青藏高原,我有幸穿上绿军装,成了十师的一名女兵。那份光荣与自豪,至今烫在心头。
每次唱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眼泪总会不争气地涌上来。这条路,哪是简单的铁轨铺就?是国家几代人的执念,是锋枪钢钎凿开的雪山,是铁锤敲碎的冻土,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热血浇筑。多少战友把青春埋进深涧,把生命留在险峰,才让这条钢铁巨龙蜿蜒在世界屋脊。
屏幕上闪过战友们的身影,雪山冻土间并肩作战的日子突然鲜活。仿佛又回到年轻的战场,寒风吹红脸颊,铁锹磨破手掌,可身边的人一笑,就什么都不怕了。
感谢梅主任、袁大校,感谢曹导和摄制组。是你们用镜头拂去岁月尘埃,让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精神重新发光。那些被时光模糊的面容,那些快要淡忘的故事,在你们的记录里重获生命。这不仅是个体的记忆,更是一代人用血肉之躯为国家铺就的钢铁史诗。
每一帧画面,都是对那段艰苦却滚烫的岁月,最深的致敬。

铁道兵战友与摄制组成员合影。左起:摄制组成员 女兵贾珍 铁道兵梅梓祥 铁道兵袁武学 铁道兵王珍 二位摄制组成员

作者贾珍
责编:槛外人 202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