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绵延三代的山乡爱恨史诗
---
第一卷:浮生若梦
第三章:血色惊鸿(上)
雪棠纵身跃下的瞬间,梧桐枝桠划破了她的袖管。她跌进铁生怀里,听见他胸膛传来擂鼓般的心跳。
"走!"铁生抱着她滚入灌木丛,子弹擦着耳畔呼啸而过。秦世儒的怒吼混着家丁们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雪棠的绣鞋不知何时掉了一只,赤裸的脚踝被荆棘划出血痕。
他们躲进废弃的窑洞时,暴雨正冲刷着山崖。铁生用火镰点燃枯草,火光映出雪棠惨白的脸。"现在你知道了,"他撕下衣角给她包扎,"我们贺家七口的人命..."
"我不信!"雪棠突然抓住他的手,"祖父临终前说...说那场矿难是意外..."话音未落,洞口传来福伯阴恻恻的声音:"小姐,老爷给您备了上好的金丝楠木棺材。"
第三章:血色惊鸿(下)
铁生将雪棠推到窑洞深处,自己抄起烧火的铁钎。福伯举着的煤油灯照亮洞壁,那些陈年的血渍突然刺痛雪棠的眼睛——二十年前,贺家幸存的老仆就是在这里咽的气,用最后力气在墙上画了七道血痕。
"砰!"
枪响时雪棠扑向铁生。子弹穿透她的左肩,鲜血溅在福伯皱巴巴的脸上。老人突然癫狂大笑:"当年我亲眼看着贺老爷坠崖...秦老爷赏的烟土...值啊!"
铁生的铁钎贯穿福伯胸膛的瞬间,洞外传来地动山摇的爆炸声。日军轰炸机掠过山头,整个青石镇陷入火海。雪棠在剧痛中恍惚看见,铁生眼里的仇恨渐渐化作滔天悲痛,他颤抖的手终于抱紧了她...
---
第二卷:孽海情天
第四章:烽烟并蒂(上)
三个月后,省立医院走廊。铁生盯着手术室的红灯,手里攥着染血的马蹄铁。穿军装的男子递来香烟:"秦小姐的子弹取出来了,但..."
"说。"
"弹头淬了毒,她最多还有半年。"
铁生一拳砸在墙上,石灰簌簌落下。军官压低声音:"贺兄,组织上需要你回青石镇。日军要在铁矿修建秘密工事,那里..."
"我去。"铁生望向病房,雪棠正安静地睡着,窗台上的野山姜花映着她透明的脸色,"但我要带她回家。"
第四章:烽烟并蒂(下)
重返青石镇的牛车上,雪棠裹着铁生的旧棉袄。镇口的百年槐树只剩焦黑树干,秦家宅院早已化作废墟。铁生突然指向远处:"看。"
夕阳下,女子学堂的牌匾竟完好无损。铁生背着她走进教室,斑驳的墙上还留着稚嫩的粉笔字。雪棠虚弱地笑了:"孩子们...不知道逃出去没有..."
"我找到她们了。"铁生从怀里掏出一叠信,"都在后方保育院。有个叫小桃的女孩...总问秦老师什么时候教她们念'天地玄黄'。"
雪棠的眼泪砸在信纸上。铁生突然单膝跪地,将一枚子弹壳做的戒指戴在她手指上:"嫁给我。不是赎罪,不是报仇...就因我爱你。"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