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红尘·引》
山河破碎处,偏有痴儿女。
一道未写完的算术题,半截埋在战火里的粉笔,铁匠铺飞溅的火星落在泛黄的诗页上——原来最刻骨的爱恨,都藏在时代碾过的缝隙里。
若你路过青石镇,听见老槐树下有琅琅书声混着打铁响,且驻足。
那便是了。
——
——一部绵延三代的山乡爱恨史诗
---
第一卷:浮生若梦
第一章:陌上花开(上)
民国二十三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三月初三,秦家大小姐秦雪棠着一袭藕荷色旗袍,撑着油纸伞独自走在青石巷里。她刚从省城女子师范毕业回来,乌黑的发梢还带着西洋雪花膏的淡香。
巷子尽头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她驻足望去,只见一个赤着上身的年轻男子正抡着铁锤,汗珠顺着结实的脊背滚落。他似乎察觉到视线,抬头望来——剑眉入鬓,眼如寒星。
"小姐要看什么?"他的声音像淬了火的铁,又硬又烫。
雪棠慌得退后半步,伞沿的水珠溅在绣花鞋上。她从未见过这样的男子——不像父亲那些穿长衫的朋友,也不像学校里西装笔挺的教员。这个叫**贺铁生**的铁匠,眼里烧着野火。
第一章:陌上花开(下)
当晚秦家正厅,雪棠的父亲秦世儒将茶盏重重搁在黄花梨案几上。"什么?你要办女子学堂?还选址在铁匠铺隔壁?"
"那处宅院便宜。"雪棠绞着帕子,"况且...穷人家的女儿也该读书。"
她没说出真正原因——从铁匠铺二楼的窗户,正好能看见打铁的后院。每当火星四溅时,那个叫铁生的男人就会摘下汗巾擦脸,古铜色的皮肤在炉火映照下像尊青铜像。
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至。谁也不知道,这场雨会冲垮青龙桥,更会冲出一个埋了二十年的紫檀木匣——里面躺着半块染血的龙凤玉佩,和一张写着"贺秦两姓,血债血偿"的泛黄契约。
---
第二卷:孽海情天
第二章:乱红飞过(上)
学堂开张那日,铁生倚着门框看雪棠教女孩子们念《千字文》。她穿着月白衫子,发间只簪一朵玉兰,念到"天地玄黄"时,窗外恰好飘进一片桃花瓣,落在她摊开的书页上。
"贺师傅也识字?"放学时雪棠故意落在最后。
铁生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唐诗三百首》,封面还沾着煤灰。"我娘教的。"他忽然抓住雪棠的手腕,"秦小姐可知,二十年前秦家是怎么发迹的?"
后巷传来脚步声。管家福伯提着灯笼匆匆走来:"小姐,老爷让您速回!省城来人了——说是给您说亲!"
第二章:乱红飞过(下)
提亲的是省城盐运使的公子。雪棠躲在绣楼里,把铁生送的那枚生锈马蹄铁捂在胸口。突然,窗外传来三声布谷鸟叫——是他们约定的暗号。
她推开窗,看见铁生像只黑豹般蹲在梧桐树上。"跟我走。"他眼里跳动着骇人的光,"我查到当年的事了。你祖父为霸占贺家铁矿,害得我爹坠崖..."
话未说完,院门突然洞开。秦世儒带着家丁围住梧桐树,火把照得夜空发红。管家福伯的烟袋锅子指向铁生:"老爷,就是他!我在青龙桥下捡到的契约,这野种是来报仇的!"
雪棠看着父亲从长衫里掏出勃朗宁手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树上的身影。她不知哪来的勇气,纵身从二楼窗口跳了下去......
(未完待续)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