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154

长歌当歌 钢与沙的对话
评王德玉《天山阿拉沟长歌》(外一章)
张明泉
(一)
在当代诗歌日益趋向碎片化、私人化的语境中,王德玉的《天山阿拉沟长歌》以其宏大的历史叙事和雄浑的史诗气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共和国三线建设记忆的厚重之门。这首长达十二章节的叙事长诗,不仅是对新疆阿拉沟军工基地建设历程的诗性记录,更是一部关于国家记忆与个体命运相互交织的壮阔交响。
(二)
诗歌以"亘古长风"开篇,将阿拉沟置于一个超越人类文明的时间维度中。诗人用"铁色苍穹"、"流动的铠甲"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被风沙反复锻造的原始空间。这个空间曾经湮灭汉唐遗迹,吞没张骞玄奘的足迹,却在1965年迎来了新的历史主角——十万雄师与三线建设者。这种时间跨度的设置,使军工基地的建设获得了某种史诗般的庄严感,将当代事件置于历史长河中进行观照。
(三)
诗歌最动人的力量在于其对集体记忆与个体经验的平衡把握。在"破晓时分"与"筚路蓝缕"章节中,诗人以精准的细节呈现建设者的群像:"井字背包"、"军用水壶"、"入党申请书"、"解放鞋的厚度"——这些具象物件成为承载集体记忆的最佳介质。而"绷带缠绕的军礼"、"没有寄出的情书"等个体化叙事,则为宏大历史注入了血肉温度。这种集体与个体的双重叙事,避免了同类题材常见的概念化倾向。
(四)
诗歌语言呈现出刚柔并济的美学特征。王德玉创造性地将工业术语转化为诗性语言:"锻床是车/铣床是马"、"我们在铸造/共和国的咬合齿"——这种工业意象的诗化处理,既保持了军工题材的硬朗质地,又赋予其文学想象力。同时,"灯光与星群对弈"、"哈气凝成银河的支流"等柔美意象的穿插,为钢铁叙事增添了抒情维度。
(五)
在结构上,诗歌采用线性叙事与主题变奏相结合的方式。从亘古荒原到建设热潮,从军转民到撤离告别,最后升华至精神传承,构成了完整的历史弧光。而每个章节又如同交响乐的不同乐章,各有主题侧重:"金戈余韵"的历史纵深、"铁血丹心"的牺牲精神、"铸剑为犁"的生产图景,共同编织成多维度的记忆图谱。
《天山阿拉沟长歌》的当代意义在于其对"三线精神"的创造性转化。诗人没有停留在简单讴歌的层面,而是通过"寻根者说"等章节,探讨历史记忆在当代的传承方式。当"白发老人"寻找墙上的誓言、"年轻人"寻找爷爷的青春时,三线建设已不再是尘封往事,而成为连接代际的精神纽带。诗歌结尾将炉火"移植进新的城市"、基因"流淌在纳米回路"的意象,更是对三线精神在新时代延续的深刻隐喻。
(六)
这首长诗以其史笔与诗心的完美结合,为当代叙事诗创作提供了重要范本。在集体记忆日益碎片化的今天,王德玉用钢与沙的叙事,为我们重建了一座通向共和国建设史的诗意桥梁。那些被风沙打磨的誓言、被岁月淬炼的忠诚,在这部"没有尾声"的史诗中,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
水调歌头·天山长歌
浩渺天山畔,
长忆阿拉沟。
朔风戈壁漫卷,
烽燧几时休。
汉旌唐楼湮灭,
驼影玄踪抹去,
丝路脉长留。
忽闻羯鼓震,
金戈映眼眸。
1949雄师至,
志难酬。
三线宏启,
志士云集赴荒丘。
解放鞋量险路,
军水壶携壮志,
入党誓声遒。
干垒炉火旺,
星聚映心柔。
五年过,
军列吼,
血凝丘。
铁锤钢钎,
开山破障韵声稠。
钢花铸国齿键,
蓝图车间铺展,
军垦梦同游。
核雾随风散,
军转意难休。
拆卸时,
机床泣,
影屏休。
篮球仪仗,
解放车碾雪山愁。
风篆废墟原稿,
虫播当年电报,
树响唤魂留。
唯有丰碑立,
浩气永长流。

作者简介:
张明泉,山东沂水人。1947年出生,1966年到三线军工山东前进(高射机枪厂,军工代号9426)参加工作。
大学学历,中共党员,会计师。
《山东英模网》
总编辑
山东诗词学会、
山东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山东摄影家协会会员
临沂市王羲之研究会会员
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校外指导专家
山东崮元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文化顾问
临沂(军工社区)“三线军工记忆馆”馆长
沂蒙军工文化研究室秘书长
临沂市银雀街道文联名誉主席
《军工文化研究》杂志副主编
其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书法,
篆刻等作品分别在《临沂日报》,《银雀诗集》,《沂蒙当代诗词选》,《华夏作家》,《中国作者》,《山东工人报》等刊物发表。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