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的老王又在那里喋喋不休了。他穿着褪了色的蓝布衫,袖口磨得发亮,却偏要拉住过路人,讲他那套"人情世故"的大道理。听的人多半敷衍两句便走,他却浑然不觉,依旧絮絮叨叨,仿佛那些话是什么稀世珍宝,非得与人分享不可。
我见过不少如老王这般的穷人,他们总是将"人情"二字挂在嘴边,仿佛这是他们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物事。他们帮了别人一点小忙,便期待对方涌泉相报;他们请人吃了一碗面,就巴望着日后能换回一桌酒席。这样的人情,其实不过是变相的算计,只是算计得不够精明罢了。
而富人则不然。他们谈利益时毫不遮掩,明码标价,反倒显得磊落。我曾见过一个富商,与人谈生意时直截了当地说:"这事对我有什么好处?"对方也不恼,两人便掰着手指头算起账来。算清了,握手成交,各取所需,倒也干净利落。穷人讲人情,是因为除了人情别无长物;富人讲利益,是因为利益才是他们真正的语言。
糊涂人面前说明白话,无异于对牛弹琴。我认识一位教书先生,满腹经纶,却总爱向街坊那些目不识丁的老太太讲解《论语》。老太太们听得直打哈欠,他却愈讲愈起劲。后来老太太们见了他就躲,他却以为人家是自惭形秽。其实,糊涂人哪里知道自己糊涂?向他们说明白话,不过是徒劳罢了。
至于和不靠谱的人做正经事,更是自寻烦恼。张家的儿子便是如此,找了个游手好闲的合伙人开店,结果那人整日里不是喝酒就是赌钱,店没开三个月就关了门。张家儿子逢人便说遇人不淑,却不想想,当初是谁硬要把银子往水里扔的?
最可悲的莫过于和无情的人谈感情。李家的姑娘爱上了一个浪子,那浪子甜言蜜语说尽,转身却和别的女人勾搭。李家姑娘哭得死去活来,邻居们都说她傻。的确傻,对着石头浇水,还指望开出花来。
管住自己的嘴,实在是一门大学问。陈老先生活了八十多岁,从不多言,别人问起往事,他只笑笑说"记不清了"。其实他记得比谁都清楚,只是知道有些事说出来无益。他的沉默不是无知,而是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
而现在的年轻人却不懂这个。他们有了三分见识,便要说出十分的话来;知道一点皮毛,就敢对天下事指手画脚。殊不知,真正的智者往往是那些知道何时该闭嘴的人。他们的沉默不是空虚,而是蓄势待发;他们的寡言不是怯懦,而是胸有成竹。
市井之中,处处是学问。只可惜,看得懂的人少,愿意看的人更少。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