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挖掘父辈精神,我先后为父亲编辑出版了3本书,即父亲的长篇回忆录《沧桑岁月》和《叶培元书画作品集》《叶培元家书》。
父亲于2014年10月19日因患结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病逝,享年86岁。父亲去世后,仙桃市公安局原负责人对我说,你父亲的一生是工作兢兢业业的一生、是勤奋学习的一生、是与病魔作斗争的一生,他身上有着非凡的精神力量。
是啊,几十年来,我无数次感觉到父亲身上有着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正能量不仅感染着他周围的人,也鼓舞着我向上向善。不知不觉中,我开始研究和挖掘这种精神力量。
协助父亲编辑回忆录《沧桑岁月》
父亲的这本长篇回忆录,是在我的建议和协助下完成的。
那些年,我参与中央企业有关回忆文章的采写和年鉴的撰稿工作,深感人文历史资料的珍贵。受此启发,我建议父亲将自己在旧社会的苦难遭遇,解放后参加工作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以及退休后幸福晚年生活,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对于个人、对于家庭、对于社会都是一件有意义是事。
我说,这不仅可以使我们及我们的子孙了解先辈的身世和家族史,而且可以从父亲的亲身经历中,折射出我们这个国家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生存状态。
父亲在旧社会度过了21个岁月,解放后参加工作40余个春夏秋冬,饱尝了生活的艰难困苦,感受了工作和学习的快乐,特别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经受了大大小小政治运动的磨难,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但是,父亲始终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在通海口区长期的农村工作中、在公安局的繁琐工作中作出了一些成绩,被组织上授予“仙桃市劳动模范”“仙桃市优秀共产党员”“仙桃市优秀文艺家”等荣誉。
我觉得,父亲的经历是丰富的,也是有能力写好这本回忆录的。当时,父亲70多岁,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精神状态较好,读书看报看电视,关心国家大事,对社会腐败现象嫉恶如仇,思维活跃,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甚至慷慨激昂。父亲的记忆力也好,和我聊天说明某一个观点,常常引用多年前的某人某事例证,生动具体。同时,父亲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字功底,他在担任区长、区委副书记之前,曾担任过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县委组织部支部教育工作组组长,他曾告诉过我,五十年代,他用给《湖北日报》写的一篇文章的稿费,去买了一个热水瓶哩!
我想,这些都是父亲能够写出一本有史料价值回忆录的有利条件。后来,果然不出我所料,父亲在这本回忆录中倾注了他的心血,写得十分投入和认真,里面的许多章节和故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超脱了纯粹家史的范畴,他本人近80年来的经历和个人的命运,事实上已经和这个社会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
当然,父亲写这本回忆录克服了种种想象的困难。首先是无任何资料,全凭记忆,搜肠刮肚,苦苦思索,再一字一句写在稿子上。其次是准备写作期间,曾两次不慎摔倒骨折,几次手术,经受疼痛的折磨达2年之久。同时,思序和结构也经过了反复。最初,父亲花几个月时间,写出来3万多字的内容,我已经送印刷厂打出初样来,但父亲认为较为杂乱,坚持全部废弃,重新和我再拟提纲,理顺思路。
我没有想到,父亲的初稿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全部文字加上附录诗词约18万字,结构是如此合理,从家庭简况、家庭成员、旧时代的艰难岁月,到革命工作40年的曲折经历,以及退休后的晚年生活,脉络极为清晰,上下接通两个世纪。内容是那么丰富和生动,如《童年的回忆》《战乱中的求学小记》《三年的学徒生活》,以及《下放农场的开荒经历》《大办钢铁修铁路的回忆》《通海口十年工作的回顾片段》《修志编史的日日夜夜》等许多章节,可以看作是一个个单独的故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字生动具体,详略得当,还有一些文学式的描写,读着读着,不觉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父亲在《沧桑岁月》的自序中写道:长子少雄主动帮我研究提纲,并承担修改、校对、出资印刷等。从2004年冬开始动笔,拖拖拉拉,一直到2006年冬,历时2年多,初稿才算基本完成。长子少雄几次修改、校对,于2007年底清样、定稿。全书除自序和概述外,共分5章,凡15万言。
为了编好父亲的这本回忆录,我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先后5次校对、清样书稿,历时2年有余。由于工作实在忙碌,经常加班加点,校对工作断断续续。记得有次我带领企业劳模去海南疗休养期间,我也是带着书稿校对。但每校对一次,我就更进一步了解父亲的身世、经历和几十年来的坎坷与情感,特别是他戴着斗笠、脚蹬草鞋、骑着自行车行走在乡村之间的身影,以及在造反派组织的批斗中据理力争的大无畏气概等场景,甚至电影般的在眼前闪现。
2008年4月,我为父亲的长篇回忆录《沧桑岁月》写了长达5000字的序言,详细讲述了协助父亲撰写回忆录的艰难过程,以及父亲注重自身修养、热爱读书和学习的精神、清正廉洁的家教家风深深影响了我们子女及孙辈几代人。我写道:几十年来,不管在哪里工作,父亲生就了的敬业精神、清正廉洁和耿直憨厚的人格品质,在任何环境下,对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农村的艰苦工作中,父亲的胃切除了三分之二,后来又感染上血吸虫,但他长期带病工作,直至血吸虫导致肝硬化腹水,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2008年6月28日,是父亲80岁的生日,我和同在武钢工作的妹妹叶少英共同策划了一个庆祝活动,举办“叶培元先生八十大寿暨《沧桑岁月》首发式”,活动在武钢宾馆9楼会议厅举行,来自武汉、仙桃等地的家人与亲友欢聚一堂。那天,头发花白、身穿白色短袖衬衫、打着红色领带的父亲显得格外精神抖擞。会上,父亲作了发言,并给子女家庭、亲友家庭分发了还透着墨香的长篇回忆录《沧桑岁月》。
父亲的长篇回忆录《沧桑岁月》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仙桃市警营文化网报道指出:“叶培元撰写的长篇回忆录《沧桑岁月》,记录了一个老警察鉄肩担道义、肝胆映春秋的难忘岁月,才情横溢,显示了深厚的文学功力。”
《沧桑岁月》进入了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市图书馆、武汉市警察博物馆,以及他的祖籍地武汉市黄陂区档案管、工作生活地仙桃市档案馆。这本书多年来被同事、友人陆续索取,现存仅有几十本了。
叶少雄简介
叶少雄,大学本科学历,武钢高级政工师,先后在武钢热轧厂、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工作,曾任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武钢青研会副会长、《武钢工会工作》副主编,在各级媒体发表论文、通讯、散文百万余字,主编或编辑书籍十余本,其中《叶培元家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坚持志愿服务宣讲家教家风。近年来,获“武汉市最美家庭”“青山楷模”“青山区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等称号。
来源 |作者
编审 |黄现
编辑 |长久
出品 |海内外文学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