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荒山遗魂
第一章·断魂岭
浙东有山,名唤“断魂岭”。山势陡峭,云雾缭绕,终年不见晴日。岭下有一村落,名青溪村,村中不过百余户,世代以耕猎为生。
村中有一猎户,姓赵,名大,生得虎背熊腰,箭法极准。其子赵二郎,年方二十,生得眉目俊朗,性情温和,不似其父那般粗犷,反倒像个读书人。村中老人常道:“赵家父子,一刚一柔,倒是绝配。”
这年深秋,赵大入山打猎,三日未归。村人皆道山中多精怪,怕是凶多吉少。赵二郎心急如焚,不顾村人劝阻,执意入山寻父。
临行前,村中老猎户王三爷拉住他,低声道:“二郎,断魂岭上有座荒庙,庙中有盏青灯,自古无人敢近。你若路过,切莫停留,更莫碰那灯!”
赵二郎点头应下,背上弓箭,独自入山。
第二章·荒庙青灯
山中雾气弥漫,赵二郎循着父亲往日打猎的路径,一路呼喊,却只闻风声呜咽,不见人影。天色渐暗,忽有雨点砸落,顷刻间暴雨倾盆。
他四下张望,见不远处有座破败庙宇,檐角残破,门扉半掩。想起王三爷的告诫,他本不欲入内,奈何雨势太大,只得硬着头皮推门而入。
庙内昏暗潮湿,蛛网密布。正中供着一尊泥塑神像,面目模糊,似笑非笑,令人毛骨悚然。神像前有一盏青灯,灯焰如豆,幽幽燃烧,竟不受风雨侵扰。
赵二郎正自惊疑,忽闻庙外传来女子啜泣之声。
第三章·白衣柳娘
他循声望去,见一白衣女子跌坐雨中,浑身湿透,青丝散乱,面容苍白如纸。女子抬头,一双眸子似含秋水,凄楚动人。
赵二郎心生怜悯,忙上前搀扶:“姑娘怎会在此?”
女子低声道:“妾身名唤柳娘,本是邻村人,因家中遭难,逃至山中,不料迷路……”
赵二郎见她孤弱无依,便道:“雨大路滑,姑娘若不嫌弃,可随我回村暂避。”
柳娘犹豫片刻,终是点头。赵二郎脱下外衫披在她身上,二人共撑一把破伞,冒雨下山。
第四章·村中异事
柳娘入村后,暂居赵家。她性情温婉,善织绣,村中妇孺皆喜之。赵二郎更是对她照顾有加,日日送饭添衣。
然而,自柳娘来后,村中怪事频生。先是赵家的黄犬夜夜狂吠,继而村中孩童接连失踪,有人曾在深夜见一白衣女子飘过村口,转瞬即逝。
村人议论纷纷,皆言柳娘来历不明,恐非善类。赵二郎起初不信,但某夜醒来,竟见枕边空空,柳娘不知所踪。
他披衣起身,寻至院中,忽见柳娘立于月下,长发披散,指尖滴血,正俯身啜饮一只死兔之血!
(待续)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