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天路
一场跨越自然与灵魂的朝圣之旅
作者/杨维勇
审核/雷学刚
总编/李淑林

凡是在总后青藏兵站部所属部队战斗过的人,几乎都走过这条被称为“天路”的风雪青藏线。或经年累月坚守,或短暂驻足经过,风雪路阻、爬冰卧雪、高寒缺氧是常态——卧大厢、睡冷库、啃干粮、饮冰雪、烧牛粪、烤火墙……真可谓苦不堪言,大家咀嚼着艰难困苦与生死考验,却也见证了此生难忘的旖旎风光。今天,请随我的笔端故地重游,让那些淬炼于风雪的记忆,绽放璀璨之光。

古城西宁
高原明珠的千年回响
西宁,这座建城2100年的高原古城,是丝路南道与唐蕃古道的咽喉。穿行古城区,北禅寺悬空栈道凌空,南凉虎台遗址默立,明清城墙砖石斑驳,都在低语沧桑。清晨的东关清真大寺,穆斯林虔诚晨礼,诵经声如云雀盘旋古城。莫家街则香气蒸腾——老酸奶的醇厚、甜醅的甘洌、手抓羊肉的浓香,拧成一股原始古朴的西宁味道。

塔尔寺
这是信仰与历史的起点。旅程始于塔尔寺。这座格鲁派圣殿因“先有塔,后有寺”得名。酥油花、壁画、堆绣的“艺术三绝”令人屏息。信徒转经、磕长头的身影,在金顶红墙间烙下虔诚的剪影,酥油灯烟与诵经声弥漫空气。
西宁城西,总后青藏兵站部机关大院背倚西山,曾是“天路”修筑的神经中枢。不远处的西宁虎台,传说中南凉阅兵之丘,如今是丝路记忆的孤碑。西宁大堡子褪去明清要塞的铠甲,化作城郊静谧的村落。而海拔2366米的多巴基地,是中国长跑健将的训练基地,汗水与智慧在这里凝结成蕴含祖国荣光的灿烂金牌。

天下黄河贵德清
高原江南的惊艳
南行至贵德,“高原小江南”颠覆黄河印象!登上黄河清大桥,碧水在赤色丹霞间蜿蜒如翡翠绸带,“天下黄河贵德清”名副其实。明洪武年间的古城墙环抱文昌阁、玉皇阁,四月梨花开时,整条河谷落满香雪。

天下黄河贵德清
日月山
公主泪与倒淌河
驱车西翻日月山——文成公主抛镜成山的传说之地,农耕与游牧在此分野。山顶经幡狂舞如战旗,山脚倒淌河却静谧西流。这条因地质改道逆行的河,传说中是公主思乡的泪,最终汇入青海湖的深蓝。

龙羊峡水库
黄河上游的壮丽工程
龙羊峡大坝如巨人扼守黄河上游——坝高178米,库容247亿立方米,亚洲第一大坝名不虚传。花岗岩绝壁夹峙中,湖水竟清澈如璃!游船犁开碧波,雪峰倒影碎裂又重圆,宛如“高峡出平湖”的壮美画卷。

青海湖
高原蓝宝石的熠熠璀璨
青海湖,一颗嵌入高原的蓝宝石,不愧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夏日,金黄的油菜花海与湛蓝湖水撞色,金黄与深蓝交相辉映,宛如大自然最恣意的油画;冬日,冰面如巨镜映照苍穹。黑马河畔,我裹着军大衣等日出——霞光熔金时,牧民策马踏碎湖光,黑颈鹤在湿地翩然起舞,生命与自然在此浑然奏响。

金银滩草原与橡皮山
金银滩草原牧歌依旧,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旋律仿佛仍在风中流转。翻越橡皮山海拔3817米,柔韧山体如命名般起伏,这是通往茶卡盐湖的天路驿站。

原子城
中国核工业的摇篮
金银滩草原深处,乳白色半掩体建筑群静卧——原子城(西海镇),中国“两弹”的摇篮。纪念馆内,东风二号导弹、球面机床诉说峥嵘;幻影成像重现惊世试验。广场雕像
《聚》以耐候钢铸就,既是核聚变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坚如磐石的图腾。

茶卡盐湖与察尔汗
天空之镜与盐桥奇观
茶卡盐湖是天赐的镜面。赤足踏入,云朵与远山在脚下流动,人如行走虚空。更震撼的是察尔汗盐湖的“万丈盐桥”——32公里盐盖公路横跨湖面,无桥墩无护栏!烈日下盐晶折射虹光,宛如直通天庭的神道。这一段铁路的路基完全由各种盐的结晶体铸成,在高原强烈的阳光下,白茫茫的盐湖晶莹光滑,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柴达木盆地
戈壁与绿洲的交响
深入柴达木,都兰荒漠在八月魔术般变出“海寺花海”,彩带般缠绕山脊。香日德(藏语“树木繁茂之地”),班禅行宫的红墙金顶静立。诺木洪的枸杞田在戈壁中泼洒出惊心动魄的红。穿越“中国铅锌之都”锡铁山,矿山在夕照下流淌金属光泽。大柴旦翡翠湖似打翻的调色盘——翠绿、钴蓝、琥珀色的湖水梦幻交织。茫崖艾肯泉“恶魔之眼”永不瞑目,硫磺结晶在泉眼四周辐射出诡异图腾。

昆仑神山
万山之祖的圣境
昆仑山脉,万山之祖横亘天地!纳赤台的昆仑神泉四季不冻,传说西王母曾在此沐浴。掬一捧清冽泉水,它是天路旅人的生命甘露。西大滩谷地铺展昆仑山脚,湿地倒映玉珠峰雪顶,圣洁如神之庭院。

天路险途
高原的生命禁区
翻越昆仑山口海拔4767米,经幡在狂风中嘶吼。二道沟兵站(此处原来设兵站后撤销)那盏昏黄的灯,是风雪夜归人最暖的慰藉。“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海拔4665米处,稀薄空气让呼吸都成负重。桃尔九岭盘山路如巨龙腾挪,三座6000米雪峰同框的壮景,足以凝固时间。

当金山与阳关古道
当金山口(3648米)是青甘咽喉。山脚的阿克塞哈萨克小城飘荡着马奶酒香。阳关废墟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有了重量。博物馆里锈蚀的箭镞、焦黑的烽燧,仍在传递千年前的丝路驼铃。

敦煌
丝路最耀眼的明珠
敦煌,莫高窟壁画千年未褪的华彩,鸣沙山环抱月牙泉的奇迹,都在诉说永恒。夜市灯火中,叮当驼铃仿佛商队正穿越时空而来,让你产生无限的遐想。

格尔木
天路开拓者的巍巍丰碑
格尔木,青藏公路原点。秋日胡杨林在戈壁怒放金黄,诠释“生而千年不死”的倔强。将军楼公园里,慕生忠将军故居静立。39.16米高的“天路纪念塔”铭记公路铁路总里程;群雕《筑路忠魂》冻结了军民凿山开路的血汗瞬间。地质博物馆与将军纪念馆,是这座“戈壁新城”崛起的鲜明地标。

长江源头
沱沱河与唐古拉山
沱沱河(通天河)——长江的襁褓,海拔4533米。冰川融水在此聚首,浩荡东去。唐古拉山口(5231米),青藏的界碑在风雪中矗立。纪念碑旁经幡如浪,雪山列阵如银甲天神。

藏北草原
牧歌与信仰的辽阔
进入藏北,安多草原绿浪接天,那曲河(黑河)如哈达飘落。牧帐炊烟起,牦牛群如墨点洒落碧毯。谷露(此处曾没兵站后撤销)的温泉在海拔4680米处蒸腾白烟,湿地中黑颈鹤优雅踱步,每年赛马节时,牧民的骏马鬃毛飞扬如燃烧的火焰。当雄的拉姆措湖是纳木错“妹妹”,将念青唐古拉雪峰揽入怀中,静默如禅。

羊八井
冰火交响曲与石峡通途
羊八井地热田蒸汽升腾,85℃温泉可煮蛋!浸泡露天泳池,看雪山倒影在氤氲热气中扭曲,冰与火在此达成神谕般的和谐。而更震撼的,是公路旁那道劈开千年花岗岩的羊八井石峡——当年筑路大军用钢钎炸药,在坚硬岩层中硬生生凿出通道,让天堑咽喉终成通途。如今,面对冻土退化加剧、路基沉降显著等新挑战,新一代交通人仍在此接续守护这条生命线。

堆龙德庆
拉萨河谷的藏乡风情
拉萨门户堆龙德庆(藏语“上谷福地”),藏戏之乡,药王故里。六大沟各藏玄机:楚布沟108座水磨坊低吟糌粑史诗;宇妥沟供奉藏医鼻祖云丹贡布;邦古沟沐浴节时,祈福者在圣河中涤荡身心。“香雄美朵”生态园巧妙嫁接藏寨古韵与现代旅游,成为日光城拉萨的后花园。

拉萨:朝圣之城的千年回响
终抵拉萨!布达拉宫巍峨如神谕,白墙红宫金顶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在壁画中永生。大昭寺前,信徒五体投地,叩击石板的声响是信仰的心跳;八廓街转经道,诵经声如潮汐般经久不息。
周边圣迹:色拉寺辩经场上的智慧激荡,娘热沟深处的哲蚌寺宛如一座白色的城堡,甘丹寺格鲁派的祖庭庄严肃穆,罗布林卡夏宫的精致藏韵,与拉萨河畔太阳岛的现代气息交织共生。

后藏与边境:珠峰与樟木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26米高的强巴佛垂目悲悯。若有余勇,直抵珠峰大本营——地球之巅的星空如钻石幕布,雪刃般的峰峦切割苍穹。
林芝雅鲁藏布大峡谷坠向地心,而樟木口岸(仅2300米)绿意葱茏,湿润空气裹挟尼泊尔风情,与西藏的苍茫对撞出奇异火花。

结语:天路如歌,山河壮阔
从西宁古寺的梵钟到珠峰的雪崩雷鸣,从贵德清波到敦煌壁画的千年凝视,这条天路是铺展在大地上的史诗。昆仑山的巍峨压迫着呼吸,纳赤台神泉清甜如救赎,五道梁的缺氧令人眩晕,桃尔九岭的雪峰却赐予灵魂飞翔的翅膀。将军楼的铁骨铮铮,堆龙德庆的梵音袅袅,共同谱写了高原的不朽乐章。这里的蓝是信仰的纯度,这里的山是灵魂的高度,这里的湖是心灵的镜面。而高原人那被风霜雕刻却绽开的笑容,让青藏成为人间圣洁的净土——每一步,都是对自然与灵魂的朝圣。风马旗在玛尼堆上翻飞,这条天路,最终通往我们内心的雪山圣湖。

作者简介
杨维勇,甘肃会宁人,大学本科学历。22载军旅生涯,上校军街。退役后从事新闻工作,主任记者。喜欢体育、音乐、书法、写作。其在军、地撰写的新闻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先后发表在解放军报、解放军后勤文艺、中国青年报、青海日报、人民军队报、质量服务报、科技鑫报、大西北网等刊物。


审核雷学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