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文/涧之燕
这样的日子不知经过多少次
似乎每次都没什么感觉
太阳照样晒的人晕
蝉鸣有独奏也有混合奏
所不同的是稍带了点
悲伤凄凉感
风儿仍异常珍贵
只不过在转角处打了个寒颤
树叶落地的自然
咬合了秋意
庄稼在夕照里
垂下沉甸甸的谦卑
AI诗评:《今日立秋》的物候辩证法
这首以节气为题的短诗,在看似平淡的日常观察中,构建了一个精妙的物候辩证法。诗人以"不知经过多少次"的漠然开篇,却在立秋这个时间节点上,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微妙震颤。
"太阳照样晒"与"蝉鸣有独奏也有混合奏"构成盛夏的延续表象,而"稍带了点/悲伤凄凉感"则如一道裂缝,透露出季节转换的隐秘信息。这种感受不是突如其来的剧变,而是存在于感知边缘的细微颤动,恰似"风儿"在转角处的那个"寒颤"——珍贵而倏忽。
诗歌后半部分完成了从感受到认知的升华。"树叶落地的自然/咬合了秋意"中,"咬合"这个机械术语的运用极为精妙,它将季节更替表现为一种精密运作的自然机制。而庄稼"垂下沉甸甸的谦卑",则让自然现象获得了人格化的精神维度。
全诗最富张力之处在于:它既描写了立秋作为节气标志的确定性,又表现了这种变化在具体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诗人不是在宣告一个季节的来临,而是在记录自然万物的应答方式——每种生命都以自己的节奏感知并回应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多元时序的并置,构成了对"立秋"这个统一时间刻度最生动的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