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弦歌,诗意华章:赏析田金轩《华中师大颂》
作者:文昌阁
在诗的璀璨星河里,田金轩的《华中师大颂》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以其深邃的情感、精巧的架构与绮丽的语言,为华中师范大学这所百年学府奏响了一曲动人心弦的颂歌,引领读者踏入一段穿越时空的诗意旅程。
一、架构:岁月为笔,绘就学府宏阔长卷
《华中师大颂》的结构,恰似一幅精心布局的历史长轴画卷,虽无刻意的章节划分,却以一种浑然天成的逻辑,将学校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开篇以“长江汤汤”“珞珈巍峨”“桂子山灵”起笔,如神来之笔勾勒出华中师大所处的山川形胜,那是荆楚大地钟灵毓秀之所,赋予了学府与生俱来的雄浑气魄与深厚文化根脉。这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呈现,更是一种宏大叙事的铺垫,如同交响乐的序曲,在读者心间奏响了激昂的前奏。
随后,诗歌回溯往昔,从 1923 年文华书院的筚路蓝缕,到 1951 年中原大学的华丽转身,这段历史的铺陈宛如乐章中的慢板,凝重而深沉。“教育救国”“启蒙民主”的烽火记忆,似黄钟大吕,在岁月的长河中回响,诉说着先辈们的壮志豪情与家国担当。而对校园四季、学术成就及师生风貌的描绘,则如节奏明快的快板,展现出学校当下的蓬勃生机与盎然活力。春樱似雪,夏荷凝碧,秋桂飘香,冬雪纷飞,四季的更迭宛如大自然的妙笔,为校园勾勒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钱基博、章开源等学术巨擘的群像,“中文重镇”“心理高地”的学科丰碑,彰显着学府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卓越成就。最后,对未来的展望如激昂的高潮部分,“数字化文科”“新师范教育”的宏伟蓝图,承载着对学校再创辉煌的殷切期许,使整首诗在结构上实现了起承转合的完美融合,恰似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完整而清晰地呈现了华中师大的发展轨迹。
二、意象:珠玑罗列,雕琢校园璀璨景致
诗中的意象,犹如繁星点点,在诗意的苍穹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共同雕琢出华中师大的璀璨景致。自然意象的运用,堪称一绝。春樱如霰,纷纷扬扬飘落,似少女轻盈的舞步,在微风中诉说着青春的浪漫;夏荷凝珠,那圆润的水珠在碧绿的荷叶上滚动,宛如翡翠盘中的晶莹玉珠,尽显生命的灵动与纯净;秋桂流金,馥郁的香气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仿佛是岁月馈赠的醇厚佳酿,令人沉醉;冬雪纷飞,银装素裹的校园宛如童话世界,琼枝玉叶在寒风中挺立,象征着学府的坚韧与高洁。这些自然意象不仅是对校园四季美景的生动描绘,更是学校在岁月流转中蓬勃发展的象征,它们如同一串灵动的音符,奏响了大自然与学府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妙旋律。
文化与建筑意象的交织,更为诗歌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钱基博、章开源等学术大师,宛如璀璨星辰,在学校的学术天空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们代表着学校深厚的学术传承与思想渊源,是华中师大百年树人的精神脊梁。喷泉广场上,青春的活力在跳跃,学子们的梦想如喷泉中的水花,在阳光下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图书馆内,静谧的氛围中弥漫着知识的芬芳,一本本古籍仿佛是历史的使者,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智慧讲堂与古籍庋藏的并置,恰似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现代科技与古老智慧在这里碰撞交融,寓意着学校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开拓进取。
三、语言:典雅瑰丽,铸就诗歌斐然风姿
田金轩的语言风格,典雅而瑰丽,如同一曲优美的乐章,在读者耳畔奏响。诗中大量运用四字、七字短句,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长江汤汤,横陈荆楚铺宏旷,珞珈巍峨,翠影摩天展雄宕”,寥寥数语,便以磅礴的气势勾勒出学校所处的壮阔地理环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长江的雄浑与珞珈山的巍峨。在用词上,更是精妙绝伦,“校训昭昭引航向”“思想熠熠绽华芒”,“昭昭”“熠熠”等叠词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更形象地凸显了校训的引领作用和学校思想文化的闪耀光芒,使诗歌在庄重之中不失灵动之美。
此外,诗歌在押韵方面匠心独运,韵脚和谐统一,如同一根无形的丝线,将诗歌的每一个篇章巧妙地串联在一起。这种音韵之美,不仅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出一种和谐、优美的氛围,使读者在诵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诗意的国度,尽情领略诗歌的魅力。
四、情感:情牵学府,演绎真挚动人赞歌
《华中师大颂》所蕴含的情感,真挚而深沉,如同一股潺潺流淌的清泉,滋润着读者的心田。对学校历史的追溯,饱含着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他们在烽火岁月中,以教育为剑,以救国为志,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份崇敬之情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铭刻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对校园美景与学术成就的描绘,洋溢着作者对学校的自豪之感,那是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热爱与认同,如同对自己的孩子般的骄傲。对师生支教边疆、知行合一的叙述,表达了对学校育人理念的赞美之情,展现了华中师大人的责任与担当,这种情感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诗歌的每一个角落。而对未来的展望,则充满了对学校的殷切期许,那是一种对学校蓬勃发展、再铸辉煌的坚定信念,如同一首激昂的战歌,鼓舞着每一位读者为学校的美好未来而欢呼喝彩。
这首《华中师大颂》,以其精妙的结构、丰富的意象、典雅的语言与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是对华中师范大学的深情礼赞,更是对百年学府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在这篇诗歌中,我们看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自然与人文的辉映,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它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其中感受到华中师大的独特魅力与无尽的精神力量。
《华中师大颂》
作者:田金轩(湖北)
长江汤汤,横陈荆楚铺宏旷,
珞珈巍峨,翠影摩天展雄宕。
桂子山灵,深植厚土孕宝藏,
百廿学府,悠悠气韵岁月酿。
“求实创新”,校训昭昭引航向,
博雅广场,思想熠熠绽华芒。
科学会堂,智慧交响声绕梁,
喻家山下,师范文脉永传扬。
回溯一九二三,文华书院启新章,
烽火如晦,教育救国志如钢。
至一九五一,中原大学绽希望,
启蒙民主,热血铸就民族梁。
昔日烽火,燃尽暗夜迎旭阳,
壮志如磐,无畏破浪破重嶂。
今朝学府,底蕴深厚绽琳琅,
继往开来,再谱新篇意气昂。
钱基博才,经史子集腹中装,
章开源智,史学天地绽辉光。
众贤咸集,学术群雕像山岗,
“中文重镇”,文韵悠悠意未央。
“心理高地”,探索心宇幽径长。
往昔杏坛,大师风范铸荣光,
学术纵横,引领思潮意轩昂。
今朝华中,学科璀璨绽芬芳,
砥砺奋进,续写鸿篇声远飏。
且看那喷泉广场,水幕映虹光,
莘莘学子,梦想如波心荡漾。
图书馆内,书卷墨香漫心房,
知识星辰,照亮求知的穹苍。
春樱似霰,粉瓣飘飞映春阳,
落英纷繁,诗韵悠悠心悠荡。
夏荷凝珠,碧叶接天映湖湘,
菡萏出水,风姿婀娜意悠扬。
秋桂流金,馥郁芬芳漫山乡,
点点金黄,醉人心脾梦亦香。
冬雪纷扬,银装素裹覆山梁,
琼枝玉叶,宛若仙源韵悠长。
智慧讲堂,科技赋能启新航,
古籍庋藏,岁月沉淀墨生香。
古今对话,时空交错意慨慷,
昔日校园,四季似画映心房。
今朝学府,独特美学绽琳琅。
桂子才彦,赴边传学育贤良,
知识薪火,点亮希望暖心房。
从实验室,到乡村调研的土壤,
知行合一,使命在肩志如钢。
昔日儿郎,求知若渴聚华堂,
心怀壮志,汲取智慧绽光芒。
今朝师生,携手共进创辉光,
担当使命,教育征途谱新章。
“数字化文科”,创新之路启新航,
“新师范教育”,时代潮头立山梁。
无畏求索,追求卓越勇闯荡,
华中师大,昂首阔步向康庄。
桂子山星,为育燃烧永不亡,
光芒烨烨,照亮教途前行方。
往昔今朝,精神赓续志如刚,
未来绚烂,华中师大铸炜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