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的脊梁 不朽的丰碑
——饰演抗战英雄杨靖宇将军感怀
文 路学君
他没有任何军衔,却被所有人称为将军,他是一个震撼了日本人心灵的中国军人,是抗战时期牺牲最壮烈、最惨烈的我军高级将领。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在缺衣少粮,没有后援的情况下,无数次重创敌寇,威震白山黑水之间,他是中华大地上不朽的抗日英雄。那宁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被誉为中国人民的脊梁,他就是炳烈千秋的杨靖宇将军。
2025年是中国人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杨靖宇将军殉国85周年之际,为纪念这场伟大的战争,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示后人,黑龙江省伊春市朗诵艺术家协会、朗诵艺术团,从2024年12月就开始筹划具有历史意义的抗战情景诗剧《不能忘却的记忆》。自己有幸被选为在第二场《抗联烽火》中,饰演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这一重要角色。不否认杨靖宇将军是我人生中最为敬仰的民族英雄,深为不安和忐忑的是,平凡之人的我即没有从军经历,也没有表演天赋、未曾接受过任何表演的培训,更不具备大将军那般大义凛然的天然英雄气概,从没想到过人生中能够走上舞台饰演他的形象。我所有的只是大半生警察职业相伴,是这个群体中的普通一兵。然而命运的机缘,走进了这部系列抗战情景剧的拍摄之中,还荣幸得到担纲这一伟英雄人物角色的出演机会。
我深知,杨靖宇将军的伟大形象是无比崇高且神圣的,渺小的我生怕自己无法精准诠释这非同常人的角色,那怕一点点偏差或瑕疵就影响到英雄的形象。尽管大将军作为抗日英烈的伟大事迹早已是耳熟能详,崇拜敬仰深刻于心,之前也看过多个版本有关将军的影视资料和文学作品,但为了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和诠释好将军的角色,又专程前往书店选购了《杨靖宇传》。从这本传记中重新解读将军的一生,回望他的成长经历、抗战岁月里的过往,深层次的去解读这位传奇英雄,从中汲取创造人物形象的灵感,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怀着对这位民族英雄深深的敬仰、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又承蒙能够出演这样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所带来的责任和无上荣耀,有如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激励着我。排练中,我犹如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面对这个伟大的人物形象,每次细心揣摩、深入研究剧中杨将军的每句台词、每一段落的含义,深刻领会编剧、导演、执行导演老师的对抗联那段历史精细解读,再三所强调的:走上舞台要具有“我已无我只有角色,你是所饰演人物的化身”,每排练一次心中的震撼就增加一分、去揣摩杨靖宇将军所处的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地密林深处,他率领抗联将士们在几近绝境艰难中以草根树皮添饥,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寇,毫不畏惧,与日伪军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一场场的殊死战斗,就像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焰,在东北茫茫山林中、黑土地上顽强燃烧,给予侵略者沉重打击。似乎听到了抗联的“露营之歌”,看到了在艰难困苦恶劣环境中他们的身影、战场上的硝烟、飘扬的抗联红旗。
随着排练的深入,我逐渐感受到杨将军那炽热的家国情怀。在那个被铁蹄践踏山河破碎的年代,他本可以选择安稳的生活,然而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尊严,他挺身而出。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融入到每一次的战斗部署中,融入到每一场与日寇的殊死搏斗里。我仿佛能看到他在山林中坚定前行的强悍无畏高大的身影,那是对抗战胜利的信念在支撑着他;感受到他在冰天雪地中忍受饥饿时,心中的那份执着,那是为了不让日寇践踏祖国土地的坚强意志,誓将侵华日寇赶出中国的还我山河的凛然气概。
怀着对将军的敬仰、民族英雄缅怀,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的传颂和弘扬,走上舞台忘掉了自我只有角色,全身心投入对将军的角色塑造,倾心、倾情、倾力去诠释这位浩气长存的忠烈形象。我庆幸,此生能够得到这样一个机缘,去饰演民族英雄的角色,能够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抗联精神尽点点绵薄之力,有生之年还有什么荣耀能与之相比呢?
壮哉,在中华民族漫长的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杨靖宇将军与赵尚志、李兆麟、周宝忠、赵一曼等众多抗联先烈,在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为民族正义之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他们以血肉之躯舍我其身,誓死捍卫民族尊严、还我山河的英勇无畏的壮举,是为民族大义的壮烈重生,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无数中华儿女前行的路。
致敬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您精神是民族脊梁,您的英雄气概,将如同这天地间的浩然正气,您是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作者简历:路学君,中共党员,伊春公安从警39年,一级警督,四级(高级)警长退休。
伊春市作家协会员、市评论家协会会员,自幼爱好文学,多年来笔耕不辍,用文字记叙所遇、所感,有散文、游记、随感、记实等文学作品,在省市报刊、电台等媒体和网络平台发表。怀旧散文《大山里的“小站”》,在2024年全国精彩短文征文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