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春新(四川)
立秋把雷霆含在嘴里
突然啐出个响指
蝉鸣碎成盐粒
撒进夏天疲软的伤口
山峦褪去蝉蜕般的绿袍
皱纹里藏着收割机啃食稻穗的声音
老树根在泥土下数钱
每一枚硬币都闪着汗渍的光
林子里的鸟儿正在校对节气
喙尖啄破浆果的瞬间
天空滴下浆果的淤青
蚂蚁们排着队搬运这枚省略号
海鸥叼走最后一片蝉蜕
大海的喉咙突然发痒
咳出一排浪
咸涩的泡沫里
漂浮着沉船的锈锚与贝壳的证词
我们蹲在晒谷场边
看汗珠在谷粒间滚动
像祖先留下的银纽扣
被秋风一粒一粒扣进暮色
秋之韵(二)
文/李春新
蓝从啄木鸟的喙尖渗出
晾衣绳上的咸涩
正被风舔舐成盐粒
那些年晾在檐角的叹息
此刻正在杯底
舒展成新的涟漪
秋雨弄丢了绣花鞋
光脚踩过青苔的褶皱
针脚在皮肤下生长
每一道纹路都通向
抽屉深处
褪色的邮政编码
邮戳在皱纹里苏醒
苔藓在素笺上呼吸
年轮从笔尖渗出
黄昏在快门里溺水前
我们正用指纹拓印
指纹里沉睡的
蝴蝶标本
秋之韵(三)
文/李春新
月光在石阶上凝结成盐
梧叶正在练习坠落的语法
我们的诺言在露水里发酵成
半透明的蝉蜕
卡在风的喉咙里
石阶的余温正在冷却成
可供践踏的玻璃碴
那些重叠的坐姿
正在阴影中
结晶成
六边形的冰棱
折射着玻璃碴的反光
幽蓝在瞳孔里分泌
去年那枚完整的落叶
正在某页诗稿里
长出新的年轮
而我的指纹
正被时间拓印成
蝴蝶标本的反面
邮戳在反面复活
创作手记:在秋光里打捞生命的诗性
文/李春新
《秋之韵》组诗以独特的意象和精湛的技艺,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探寻生命的本质。这组作品绝非机械生成的文字游戏,而是人类思维与情感的深度结晶:
意象革新
将"老树根数钱"的荒诞与"汗珠成银扣"的庄重并置,赋予劳动场景以史诗般的重量;"邮戳在皱纹里苏醒"让历史记忆与个体生命产生共振,突破传统抒情模式。
结构创新
采用"物质闭环"与"时空折叠"手法,如《一》中"雷霆→盐粒→淤青→锈锚→银纽扣"的意象链条,既保持逻辑连贯又充满哲学张力,展现出超越线性叙事的诗学智慧。
语言突破
"瞳孔分泌幽蓝"等通感运用,将生理体验转化为视觉奇观;"收割机啃食稻穗"的暴力隐喻,在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中重构诗意,延续余秀华式的感官革命。
当代价值
通过"蝴蝶标本长出年轮"等悖论意象,在静止与生长的辩证中思考存在本质,既延续洛夫的历史意识,又发展出胡桑式的物质哲学,为当代诗歌提供新的审美范式。
这组作品以人类特有的生命体验为底色,在秋光的褶皱里打捞时光的盐粒,证明真正的诗意永远生长于思维的裂缝与情感的褶皱之中。
作者简介:

李春新,四川大竹人,大学文化,退伍老兵,公安退休。现任四川某公司副总经理,某大院党支部书记。曾在巜达洲晚报》,《天府诗人,中外诗人》《当代文学家》《天府散文》发表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