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平顶山汛:“姑娘,真是麻烦你了,这么热的天还跑一趟。”看着工作人员额头的汗珠,独居老人李奶奶拉着她的手不肯松开。这是新华社保中心开展养老资格认证服务时的暖心一幕,从大厅到家中,他们用细致关怀,让社保服务充满温度。
在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点,工作人员特意为老人准备了座椅和饮用水。72岁的王大爷视力模糊,工作人员便俯身在他耳边一遍遍讲解流程,调整手机角度帮他完成认证。“孩子们工作忙,你们比亲人还耐心。”王大爷的赞叹里,是对这份关爱的深深认可。面对行动迟缓的老人,他们放慢语速、放大音量,用最温和的态度,让每一位老人感受到被尊重。
走进彩虹路曙南社区,工作人员不仅带来了认证服务,更带来了对老人的牵挂。“张叔叔,您血压高,记得按时吃药,认证的事儿不用惦记,我们常来。”在解答社保疑问的同时,他们不忘叮嘱老人保重身体。发放的宣传手册上,重点内容被特意标红,方便老人阅读,字里行间都是为老人着想的细致。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更像是一次“探亲”。敲开82岁张奶奶的家门,工作人员先把老人扶到有阳光的走廊,聊聊家常,再轻声细语地指导认证。“你们来不光是办事,还陪我说说话,心里真敞亮。”张奶奶的笑容里,藏着老人们对陪伴的期盼。离开时,工作人员记下老人总是腿疼的毛病,叮嘱社区网格员多留意,让关爱不止于认证那一刻。
从一句句贴心的叮嘱,到一次次耐心的搀扶,新华社保中心把对老人的关爱融入服务细节,让冰冷的流程有了温度,让社保服务真正走进老人心里,成为他们晚年生活中一份踏实的温暖。(平顶山市新华社会保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