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田园
身居农村,有自家的小菜园,种些家庭日用蔬菜,例如葱、西红柿、黄瓜、茄子、西葫芦,甚至韭菜,是极好的。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过几天去菜园打理一下, 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灭虫,插杆、掐芽、收获,接近一下自然之气,活动一下身体,对于留守在村人员保持心态平和,身体康泰,极有裨益。
阳光,原野的风,新挖的泥土,蔬菜特有的气息,还有那飞来飞去的蝴蝶,偶而传来树上的鸟鸣声。所有这些,充满了田园的信息,无不给人以亲切感。看着蔬菜一天天长大,直至收获,那心里的愉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如果有条件灌溉,那汨汨的流水,在菜地里穿行,一步步渗入地下,你似乎能听到泥土久早得水发出的欢喜的心声,每到此时,你会忘记了一切,似乎自己也融入到了天地之中。
现在粮食产量已经过关,再也不为食粮发愁。而农业劳作又日益机械化,劳动强度大为减少,再也不需要经常性"面向黄土背朝天"。每天去菜园看一下,检查自己劳动成果。家中缺乏蔬菜了,摘些瓜豆,摘些青菜,临时割上几把韭菜,新鲜而又生态环保。这样种菜就充满了乐趣,成为一种带有消遣性和娱乐性的活动。
当然,不要种得太多,够吃就行。一亩园,十亩田。菜要种得好,还是很费功夫的。种得多了,就成为负累,失去了本有的乐趣。
二哥早年,开过菜地,我对种菜,本不陌生。桥东的新居落成后,我特意在前后园留下空地,以供二哥夫妻种菜。前园种些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之属,后园种些韭菜、大葱和秋葵。如此我暑期回家,在居处就有菜可种,有园可灌,现摘现吃,充满了田园之乐。
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在园子走上一圈,看着蔬菜新长的痕迹,这里新发了芽,那里新开了几朵花,中间瓜豆又长大了一些。
将新长长的斜发的丝瓜藤迁往架上,用掀深挖,将"三郎草"深藏在地土深处的根节除去。数日之后,用水灌灌园,蔬菜们吸收了水分,似乎立马在炎阳下挺起了身子,精神十足。所有这一些,一种劳动的快乐,在心底油然而生。
每日都有新鲜的丝瓜可食,每隔几天,采上一大把豇豆,摘几个茄子,凉拌,清炒,赏心悦目,又去暑火。
亲戚来了,摘几个黄瓜,尝个新鲜。现割上几把韭菜,坐在一起,合包饺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人们常说,六月韭,驴不瞅。可我们却觉得这韭菜鲜嫩可口。醉翁之意不在酒。岂是只吃的韭菜饺子?流淌在心中的,却是扯不断的那股亲情和喜悦。
无人的早晚,一卷书,两杯茶,亭下夫妻对坐,看着满园的绿色,却也无语,有的是长情和陪伴。
难得下雨了,温度一下降了下来,也坐在亭下,听着那淅淅的雨声,打在竹子、菜蔬和紫薇花上,留下那晶莹的雨露……
八月有事,提前回绍。可是老家的田园之乐,却一直留在心中,久久回味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