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济公游记引》
破衲芒鞋踏九州,
酒葫斜挂笑王侯。
蒲扇轻摇妖雾散,
佛心暗度孽缘收。
雷峰月照三生石,
东海波平万古愁。
莫道疯癫无妙法,
慈悲一粒胜吴钩。
——
第一章·血壁夜画
灵隐寺的夜钟刚敲过三更,值夜的小沙弥净心提着灯笼巡到藏经阁,忽见阁内透出隐隐红光。
"咦?"净心揉了揉眼睛,"哪位师叔深夜读经?"
他轻轻推开阁门,却被眼前景象惊得灯笼落地——供奉在佛前的摩尼珠凌空悬浮,正对着西墙射出猩红光芒。更骇人的是,墙上原本空白的壁面,此刻竟浮现出幅从未见过的壁画!
画中暴雨倾盆,年轻的了缘和尚浑身是血,正将摩尼珠递给条巨龙。龙爪下按着只奄奄一息的花斑狸猫,龙须上还卷着个昏迷的少女。
净心吓得转身要跑,却撞上个软绵绵的身子。抬头一看,济公不知何时站在身后,破僧衣上还沾着鸡油。
"师、师叔祖!"净心结结巴巴指着墙壁,"墙、墙上..."
济公拍拍小沙弥的光头:"去,把住持请来。就说..."他瞥了眼壁画,笑容收敛,"就说龙宫来讨债了。"
净心连滚带爬地跑了。济公走到摩尼珠前,伸出脏兮兮的手指在珠面一刮,竟刮下层金粉——珠子是假的!
真的摩尼珠此刻正在济公怀里发烫。三个月前重建雷峰塔时,他偷偷将真珠混入塔基材料。没想到这么快就...
"道济。"慧远住持匆匆赶来,看到壁画后倒吸凉气,"这是..."
"了缘师兄的烂账。"济公叹气,指向画中细节,"你看龙角上这个缺口——当年东海龙王三太子强娶民女,了缘师兄打伤龙子救人,这摩尼珠就是赔罪的抵押品。"
住持细看壁画,突然变色:"不对!这契约上有血咒!"只见画角有行小字:"珠在人在,珠亡城亡"。
济公挠挠乱发:"麻烦了。这珠子被小狸猫偷去换母,早破了契约..."
正说着,寺外突然电闪雷鸣。有个清脆女声穿透雨幕传来:"灵隐寺的和尚听着!三日之内交出摩尼珠,否则水淹钱塘!"
第二章·鳞客登门
翌日清晨,灵隐寺山门前积了寸深的水。水中游着无数银鱼,齐刷刷头朝寺门,仿佛在等待什么。
济公趿拉着草鞋出来,见状哈哈大笑:"好大的排场!"说着掏出半块炊饼揉碎撒入水中。鱼群却纹丝不动,反倒齐齐吐出水箭,把炊饼渣冲上岸。
"没礼貌。"济公撇嘴,突然从破袖中抖出张渔网,"既然不吃素,和尚我只好..."
"且慢!"
寺前古松上飘下个翠衣少女,赤足踏水而来。她腰间缠着条银鳞鞭,额生两枚晶莹小龙角,左颊有片逆鳞闪闪发光。
济公眯起眼睛:"哟,这不是当年放生池里的小鲤鱼吗?长角啦?"
龙女一怔,仔细打量济公,突然瞪大眼睛:"是你!那个总往池子里倒酒肉的疯和尚!"
原来二十年前,济公初到灵隐寺时,常偷偷喂放生池里一尾红鲤。后来红鲤失踪,没想到竟是跃过龙门化作了龙女。
龙女很快板起脸:"叙旧免了。我奉父王之命来取摩尼珠。"她亮出半片龙鳞,"这是契约凭证。"
济公接过龙鳞,假装细看,实则偷偷抹了点鼻涕在上面。龙鳞突然"嗤"地冒起青烟,浮现出隐藏字迹:"若持鳞者心怀慈悲,真约自现"。
龙女惊呼:"怎么会..."
济公趁机问:"三公主,龙王为何急着要回摩尼珠?"
龙女犹豫片刻,低声道:"东海海眼近日异常躁动,唯有摩尼珠能镇压。父王说若再不归还,钱塘江两岸都将..."
话未说完,她突然抱头蹲下,龙角泛起不祥的黑气。济公急忙用破僧袖拂过她额头,黑气稍散,却见龙女逆鳞处渗出血珠。
"契约反噬?"济公掐指一算,"怪哉,你身上怎么会有双重契约?"
第三章·珠影双约
大雄宝殿内,济公当着众僧的面,将真摩尼珠浸入掺了香灰的清水。珠子入水,竟分化成两重幻影——
第一重幻影显示三百年前场景:了缘和尚跪在龙宫,以摩尼珠为质,换回被掳少女。龙王在珠上下咒:"珠归龙宫,约契方消"。
第二重幻影却让所有人震惊:小狸猫浑身是血地潜入龙宫,将摩尼珠献给龙女,换来她一滴心头血救母。龙女在珠内暗藏私约:"持珠者需渡化一妖"。
"原来如此!"济公拍腿,"了缘师兄的约要珠子回龙宫,龙女的约却要珠子度妖。两约相冲,这才引发海眼异动!"
慧远住持愁眉不展:"如今真珠已筑入雷峰塔基,如何是好?"
济公还未答话,龙女突然痛苦翻滚,周身浮现鳞片纹路。济公见状,一把扯下她额间逆鳞,沾着血迹按在摩尼珠上。
珠子大放光明,竟映出第三段记忆——
放生池畔,小沙弥了缘常对池中红鲤讲经。某日红鲤跃出水面,正看见小狸猫偷走摩尼珠。了缘追猫时不慎落水,红鲤舍命相救,因此获得龙族点化...
"因果循环啊!"济公感叹,"你救过小狸猫恩人,它又找你救母,如今你来讨珠..."
龙女呆立良久,突然泪如雨下:"我想起来了...那日我本要提醒了缘大师,猫妖盗珠是为..."
话音未落,地面剧烈震动。有小僧慌张来报:"钱塘江水位暴涨,已漫过堤岸!"
济公将摩尼珠塞给龙女:"带我去东海!"
第四章·海寺佛踪
龙女化作三丈青龙,驮着济公潜入怒涛。奇异的是,济公那件破僧衣在水中竟不湿不沉,反而泛出淡淡金光。
海底峡谷深处,有座珊瑚丛生的古寺废墟。寺门匾额上"海藏寺"三字依稀可辨,殿内供奉的却非佛像,而是条巨龙盘绕明珠的雕像。
"这就是海眼所在。"龙女恢复人形,指着雕像龙口处的漩涡,"三百年前,海藏寺突然沉没,摩尼珠随之失踪。我族世代守护此地,实为..."
"赎罪。"济公接口,从雕像基座取下半块残碑。碑文记载:海藏寺僧人以佛骨舍利假冒摩尼珠,妄图镇压海眼,引发天罚。
龙女脸色煞白:"难道摩尼珠真是..."
济公突然掏出个臭气熏天的咸鱼头,塞进龙口漩涡。漩涡顿时凝固,露出条通道。通道尽头,竟有颗真正的摩尼珠悬浮在气泡中!
"果然如此!"济公大笑,"当年了缘师兄发现海藏寺秘密,故意用假珠换走真珠,就是防你们龙族再起贪念!"
龙女刚要辩解,海底突然裂开巨缝。无数黑气涌出,化作狰狞鬼脸扑向摩尼珠。济公眼疾手快,将怀中假珠抛出。鬼脸争抢假珠时,真珠突然放出万道金光,将黑气尽数净化。
原来真摩尼珠早已通灵,自行择主。它选择留在海底,既为镇压海眼,也为点化龙族。
第五章·珠归两界
济公坐在海藏寺残垣上,将真摩尼珠在破钵边轻轻一磕。珠子应声裂为两半,一半澄金,一半莹蓝。
"金的一半归灵隐寺,"济公将金珠抛给龙女,"蓝的一半镇海眼。如何?"
龙女捧着金珠,突然跪下:"弟子愿皈依佛门,永镇东海!"
济公摇头:"你尘缘未了。"说着指向她腰间银鳞鞭,"这鞭上有小狸猫的血咒,须得化解。"
原来当年小狸猫献珠求龙女救母时,暗中在龙女法宝上下了同命咒。这才是龙女近来痛苦的真正原因。
济公取来半片蓝珠,在银鳞鞭上一抹。鞭身浮现出只小猫虚影,亲昵地蹭了蹭龙女手腕,随即消散。
"因果已了。"济公将另一半蓝珠投入海眼,"从今往后,海藏寺由龙族与佛门共护。"
回程途中,龙女忍不住问:"大师,为何假珠在雷峰塔能安稳三百年?"
济公笑而不答,从破袖中抖出张鱼鳞——正是当年放生池红鲤脱落的旧鳞。鳞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隐约可见个"佛"字。
钱塘江畔,百姓们惊讶地发现,暴涨的江水竟自行退去,岸边多了无数活蹦乱跳的鲤鱼。更奇的是,新建的雷峰塔尖在夕阳下泛出金蓝双色光芒,美不胜收。
济公摇着蒲扇,哼着小曲往市集走去:
"摩尼珠里两重天,
人龙因果三百年。
若问佛法真妙处,
慈悲二字最值钱!"
歌声中,有尾红鲤跃出放生池,在空中化作龙女虚影,对着济公远去的背影盈盈一拜...
(未完待续)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