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金莲绽梦
夕阳将济公的影子拉得老长。他趿拉着草鞋走在回灵隐寺的山路上,腰间紫金钵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泉水般的清响。
行至半山亭,济公忽然驻足。钵中三朵金莲无风自动,竟飘出缕缕金雾,在空中交织成画面——
三百年前的灵隐寺,年轻的了缘和尚正在给一只花斑狸猫包扎伤口。小狸猫亲昵地舔着和尚手指,和尚眼中满是温柔。
"原来如此。"济公挠了挠乱发,"了缘师父当年是真心疼这小畜生。"
金雾变幻,画面转为雨夜。成年狸猫叼着血淋淋的婴儿扔在和尚门前,地上用血写着"还我夫君"。原来当年有猎户杀狸猫取皮,了缘超度时误将公狸猫妖魂打散...
"造孽。"济公叹气。这时紫金钵突然剧烈震动,第三朵金莲强行绽放,现出慧明禅师圆寂前的记忆——
老禅师在蒲团上打坐,身前摆着个陈旧的木鱼。当他敲到第七下时,木鱼裂开,露出里面半片发黄的狸猫皮。老禅师泪流满面地将猫皮贴在额头,瞬间明白了自己前世今生。
"好个了缘!"济公拍腿大笑,"竟把小猫母亲的眼皮做成木鱼,日日警醒它莫起杀心!"
话音未落,山路前方传来木鱼声。月光下,个灰衣僧人背对而立,手中木鱼竟是用半张狸猫脸皮绷成!
"道济师弟..."僧人缓缓转身,面容枯槁如骷髅,唯有双眼亮得骇人,"把紫金钵交出来。"
济公眯起眼睛:"了缘师兄?不对...你只是他的一缕执念。"
"执念?"魔僧尖笑,"我为降妖护法而生,何来执念!"说着将木鱼重重一敲——
"咚!"
声浪过处,山石崩裂。济公急退三步,紫金钵脱手飞出。魔僧了缘纵身去接,济公却从破袖中甩出条臭烘烘的裹脚布,缠住其手腕。
"师兄,你口口声声降妖,"济公冷笑,"怎的连自己养的猫崽子都要杀?"
魔僧暴怒,僧袍鼓胀如帆,露出胸口——那里竟嵌着半块雷峰塔砖,砖上刻满血咒!
"万妖朝佛..."魔僧痴迷地抚摸塔砖,"只要集齐三万妖魂注入紫金钵,就能..."
"就能个屁!"济公突然将酒葫芦砸向塔砖,"你被妖气反噬,早走火入魔了!"
第十四章·西湖斗法
葫芦与塔砖相撞,炸出漫天绿火。魔僧了缘厉啸一声,身形暴涨,化作三丈高的黑影扑向济公。
济公不躲不闪,从腰间解下条脏兮兮的汗巾往空中一抛:"变!"
汗巾展开成幅古旧画卷,正是灵隐寺镇寺之宝《罗汉伏魔图》。图中十八罗汉齐齐睁眼,金光如剑刺向魔僧。
魔僧胸口塔砖嗡嗡作响,竟吸走金光。他狂笑着抓起紫金钵:"多谢师弟相助!这金钵吸了罗汉佛力,正好..."
话未说完,钵中突然射出三道光束——老狸猫、慧明禅师和小狸猫的虚影同时浮现,齐声喝道:"还不住手!"
魔僧了缘如遭雷击,踉跄后退。趁此间隙,济公咬破手指,凌空画了道血符:"咄!"
血符印在魔僧额头,他顿时抱头惨叫,胸口塔砖"咔"地裂开条缝。无数妖魂从裂缝中涌出,黑压压遮蔽了月光。
"不好!"济公抓起紫金钵,"收!"
金钵腾空,却只收了小半妖魂。剩余妖魂汇聚成河,朝西湖方向奔涌而去。魔僧了缘趁机化作黑风紧追其后。
济公跺了跺脚,脱下破草鞋往湖面一扔。草鞋入水即长,变成艘芦苇船。他跳上船头,苇船如箭般破浪而行。
湖心处,妖魂正在水下形成巨大漩涡。魔僧了缘站在水面上,正将塔砖碎片投入漩涡:"万妖听令!重塑雷峰塔!"
湖水突然沸腾,一座白骨塔尖缓缓冒出水面。济公见状,从怀中掏出三粒舍利子——这是慧明禅师圆寂前所赠。
"去!"济公扬手将舍利子掷向漩涡。舍利子入水,湖底突然升起万道金光。原本被妖魂染黑的水域,竟渐渐澄澈起来。
魔僧了缘怒吼:"你做了什么?!"
济公盘坐船头,悠悠道:"慧明师兄坐化前,在湖底埋了部《金刚经》。"
正说着,湖水分开,露出具千年沉船。船舱中躺着具白骨,怀中紧抱颗明珠——正是当年失踪的佛宝"摩尼珠"!
第十五章·因果圆满
摩尼珠一出,天地变色。魔僧了缘突然跪倒,骷髅面容竟流下两行血泪:"原来...原来在这里..."
济公跃上沉船,从白骨手中取出宝珠。刹那间,白骨化作金粉,现出段尘封记忆——
当年小狸猫为救母亲,盗走摩尼珠想换回母命。了缘追赶时不慎将其打死,悔恨之下带着宝珠投湖自尽。而老狸猫以为儿子被害,这才血洗村庄...
"痴儿!"紫金钵中老狸猫魂魄突然冲出,抱住魔僧了缘,"都是为娘的错!"
令人震惊的是,魔僧了缘在老狸猫怀中渐渐缩小,最终变成个年轻和尚,怀中抱着只奄奄一息的小狸猫。
济公叹息:"原来你执念不是降妖,是救猫。"
年轻了缘抬头,眼中清明:"师弟...帮我..."
济公点头,将摩尼珠轻轻按在了缘眉心。佛光普照中,了缘与小狸猫的身影渐渐透明。
"且慢!"老狸猫突然挡在佛光前,"用我的道行换我儿重生!"说着竟自行兵解,魂魄化作金粉注入紫金钵。
钵中剩余两朵金莲同时绽放——慧明禅师的莲花飞出,在湖心形成新塔基;小狸猫的莲花则飘到济公掌心,花蕊中蜷缩着只酣睡的小猫崽。
摩尼珠突然飞起,在空中碎成无数光点。每个光点中都浮现尊微缩佛像,齐声诵经。白骨塔轰然倒塌,新生的雷峰塔破水而出,塔身洁白如雪。
魔僧了缘的执念在佛光中微笑消散,最后时刻将木鱼抛给济公:"照顾好...它..."
第十六章·新塔初阳
三个月后,新建的雷峰塔前香火鼎盛。济公蹲在塔檐上啃烧鸡,腰间挂着个新编的草绳网兜,里面蜷着只花斑小猫。
知府大人亲自来贺,好奇地问:"活佛,这新塔可还会倒?"
济公将鸡骨头扔进西湖:"塔倒不倒,全看人心。"说着指了指塔基——那里隐约可见朵金莲纹样。
人群中,有个小沙弥突然指着天空:"快看!"
只见朵金莲从济公网兜中飞出,越升越高,最终融入云端。更奇的是,每个抬头仰望的人,都仿佛在云中看到了自己最想见的面容...
济公哈哈大笑,摇着破蒲扇唱道:
"雷峰塔下镇妖氛,
三生石上写因果。
莫道佛法无情义,
慈悲才是最上乘!"
歌声中,小猫崽扒着网兜边缘,好奇地望着下方众生。它的左前爪上,有个淡淡的"卍"字胎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全文完)
---
后记:疯癫禅心与人间烟火
写完《济公游记之金钵伏魔》的最后一个字,我搁下毛笔,窗外的桂花正落得纷纷扬扬。恍惚间仿佛看见那个趿拉着破草鞋的疯和尚,摇着蒲扇从字里行间晃出来,对我挤眉弄眼:"施主,写累了不妨喝口酒?"
这部传奇的创作,于我而言是场奇妙的修行。最初只想写个简单的惩恶扬善故事,却在济公那顶破僧帽下,发现了佛门最深邃的智慧——真正的慈悲,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度化,而是滚在泥潭里与众生同尝甘苦。
记得写到慧明禅师现出猫形那章,正值深夜。笔下老禅师撕扯僧袍的利爪,竟与我某个挣扎于职业与家庭间的深夜重叠。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慧明",都在人性与本能的夹缝中寻找平衡。而济公递来的那半只鸡腿,何尝不是对世间执念最温柔的谅解?
最动容的当属老狸猫兵解救子那段。原本设定这个角色纯粹是反派,可当她抱住入魔的了缘喊出"痴儿"时,我忽然懂得佛经里"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的真意——即便最凶残的妖魔,心底也藏着愿为至亲粉身碎骨的光辉。
特别要感谢杭州的实地采风。站在真正的雷峰塔下,抚摸那些长着青苔的古砖,忽然明白济公为何总说"佛法在瓦砾中"。现存塔基里嵌着的宋代经砖,与故事里"刻满血咒的塔砖"形成奇妙互文,让我确信这个关于执念与放下的寓言,早已写在历史的皱褶里。
有读者问为何最终回要安排小猫崽爪带"卍"字。其实这正是济公精神的核心——渡尽劫波不是终点,生命总会以新的形式轮回。就像西湖水干了又满,雷峰塔倒了再建,而慈悲与智慧的传承,永远如网兜里那只小猫的眼睛,清澈见底又深不可测。
最后想用济公在灵隐寺柱上留下的那首歪诗作结: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头坐。
世人笑我疯,
我笑世人惑。"
愿我们都能在这纷扰世间,保有一颗济公般的"疯癫禅心"——看似混迹红尘,实则寸步不离菩提。
[作者 胡成智]
甲辰年桂月于西子湖畔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