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94)》「向未来挑战」(2250辑)

晨间寄语
今年,我们部队分别举行了多次聚会,十七连、二机连、修连连,在西安、北京延庆、成都等地,少则几十人、多达一百多号人。统一着装,饭前一支歌,座谈、演出、游览…,形式多样,方兴未艾,鼓舞人心。随后的9月中旬,汽车连又将在山西太原聚会…。
作为汽车连曾经的一员,虽然不能前往,但愿以此回忆作文表示预祝成功和助兴。
汽车连,可以说是852这支70年代活跃在川藏线上的英雄部队、后来在燕山脚下、以及祖国大江南北交通战线上的独立团麾下汽车营的缩影。我当兵时的汽车营,下辖五个正规编制的汽车连队。我在一篇《寄语》里描述过,我虽然进藏的时间不长,但仍然记得在波密松宗驻地,头顶雪山,抬眼原始森林,在一片较为空旷的高原坝子里,离原西藏军区步校礼堂的不远处,便是我们汽车营的营房。苏式建筑,那种电影上看到的西伯利亚木柱横板双层结构、离地一米左右的吊脚楼,冬暖夏凉。老兵们完成任务回来,背包冲锋枪随地一扔,先坐坐再说…。
那时的印象,这支部队与文革时期到我们县里的“支左”部队有不同,军马小炮、腰带挎包、水壶口缸白毛巾?但是老兵们途中或收车时,从车上取下五六式冲锋枪时横挎肩上、右手均以一种十分熟练的方式、握柄指压板机边上,看似随时都可以“突突”的架势。那种匪气里夹杂着警惕,感觉确有值得效仿之处。仅凭这一动作,川藏线上的勇猛与骄横,把852与“土匪”的别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熟悉的一位副团长,曾以在基层没有当过副职而自豪。用他的话讲,“打”一回,从排长当连长,“打”一回,从连长当营长,所以后来当副团长似乎是顺理成章。2011年重庆老兵搞40周年庆典,我们还见过。说句难听的话,部队任务虽然完成得好,但其他的部队是很有意见的,过中细节,此处略也。
那时汽车营的装备,干部就五四式手枪、战士五六式冲锋枪两种,人不离车、枪不离手。说不正规?官兵融洽,遇见必敬礼。说正规?胡子拉碴常有。我个人以为,852的形象,汽车营脱不了干系(笑[爱心][抱拳])。
汽车营在四川邛崃西河的驻地,营部是栋三层楼,旁边是发电房,其他连队紧挨在一片白墙平房里。开饭出操集合的哨音互相听得见,但是区别得开。因为距离近,晚上哨兵之间时不时会走拢来聊天。我当新兵时,营长是58年的兵,教导员是江苏人,后来调任青海11支队科长(团职),副教导员重庆40周年时也见到了,应该还健在。
部队搬到北京康庄后,在那片风沙弥漫的荒滩上,以大帐篷小帐篷扎营。一连和四连在一条线上,营部和直属修排在中间;二连和三连在对称的西南面;司训队单独在东南面、以两个小帐篷、两个大帐篷、一间土坯房(厨房兼饭堂)。司政后机关、军人服务社在正北方向、修理连在东北角、仓库在东面…。后来,围墙修起来,各连营房自建起来,852在北京的营区形成。
汽车营缩编,与全球裁军的大环境分不开。我国全军裁军100万时,缩成一连、二连、司训队,后来两个连队缩成一个连,即后来的汽车连…。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852在川藏线上很出名,852的汽车营首当其冲。汽车营的兵不好管,但是汽车营是个讲资历讲技术的地方,给我的印象,当个排长连长三年五年八年是常事。58年兵的老营长80年代转业时,任上副参谋长,团职都没有拿到。汽车营的兵老是常态,但是汽车营的人很讲义气,可能与时代背景(如文革)有关。如今,得知聚会的消息,自然情愫连连,理当庆贺焉!
类似的回忆录,仅凭记忆,没有确切的年月日时,也难免模糊,如有不当,还望战友们斧正。愿能抛砖引玉,同为聚会、畅叙友谊添彩乎[抱拳][爱心][握手]!
新的一天,早安!
2025.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