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平鉴赏】5051 生命中的草原 原文║李秀珍(四川)版主║鉴赏║继平 主播║箫雅

【诗与大地 继平鉴赏】
生命中的草原
原文║李秀珍(四川)
版主║鉴赏║继平
主播║箫雅

(原文)生命中的草原
作者║李秀珍(四川)
提笔,绿野就在心底宽广
沉思中的记忆慢慢地开朗起来
遗漏的风与我无关
我只能用文字的丝雨,一点点
滋润内心的干涸
今夜,月光一样明净
伏案的我,聆听
稿纸上由远及近的
——哒哒声

留白凸显了诗之风骨
——诗人李秀诊新诗《生命中的草原》赏析
文/孙继平(辽宁)
写诗不能写尽。就象窗户纸一样说破不能捅破。这样,诗才能体现粉墨留白。品读起来耐人咀嚼,有意味,令人回味无穷。
诗人李秀珍老师笔下这首《生命的草原》的诗,采用动态心里独白手法,将生命的草原通过生活实意化艺术展现,在读者心目中产生了共鸣。情有所想,意有所展,爱有所佳。笔者以为,写诗适当留白,留给读者适当填补诗的想象空间。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写诗体质相貌特质,才使诗在“我”的“沉思记忆”中,在心底的绿野宽广阔中,“慢慢地开朗起来”。诗笔所触及的事物,通过隐喻意寓出了草原生活的魂阔,显现出来诗的基本特质,并非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生命草原带给人们面向绿色生机盎然的风华岁月。写诗就应这样,笔顺自然,意在事物之外,将延伸的生命草原在“遗漏的风中”,还是“文字的细雨”,在“与我无关”的情况下,“干涸的心”却得到了“滋润”。这种歪打正着的诗意感觉往往在生活中可遇不求的正当诗言之中。也正因为如此,不仅让诗语有了研笔境遇,还使诗的形体含意产生蜕变。让诗的留白凸显的诗之风骨长满了丰满的血和肉。叫诗意达草原的生命,在我伏案的“聆听”声中“由远及近”传来的“哒哒声”。这声音异常的有力,无不律动着一颗读者的心。
至此,诗在浓缩信笔中耕耘草原生命渴望壮美的生活,带给我们对生活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向老师学习!

【鉴赏作者简介】孙继平,50后。现已在《神州文学》《作家新视野》《新蕾》等国家省市地纯文学刊物、党报和网络平台上发表诗歌1000多首。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微信作家协会会员、辽宁阜新诗歌学会会员。诗观:用诗心燃亮生活。

【音频总监、主播简介】
箫 雅,辽宁阜新人,小学国学教师。
诗与大地创办人,副总裁,音频总监。多家平台特约主播。
喜欢写作、朗诵。辽宁作协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阜新市、县作家协会会员,朗诵学会秘书长。多家平台的主播。诗歌散见于《文学月报》《当代新诗实力诗人》《中国风》《辽宁作家》《中国当代散文实力作家》《阜新文艺》《蒙古贞日报》《辽西风》《阜新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得多项蒙古贞文学征文及朗诵奖项。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
【诗与大地·驼铃】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诗评】
【诗与大地·红枫】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