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佩萱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那就是日寇侵华暗无天日的十四年。那充满血与火、泪与痛的岁月,是我们民族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九一八”后,东北全境沦陷。在日寇统治东北期间,强制推行日语教育、经济压榨和资源掠夺,制造了至少7处万人坑,30万劳工被奴役致死。
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9月20日率先发表抗日宣言,并领导东北各抗日武装,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展开游击战,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启了局部抗战的序幕。
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在冰天雪地、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领部队与敌人周旋,最终弹尽粮绝,因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年仅35岁。日军剖开他的胃时,发现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
赵一曼,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被捕后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英勇就义时年仅30岁。她带领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
八女投江,以指导员冷云为首的8名抗联女战士,在背水一战、子弹打光的情况下,宁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冰冷的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国际歌》,集体投江殉国,遗体被发现时布满了弹孔。她们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才13岁。
“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蒋介石迫于压力,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达成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共识,统一战线,共同抗敌。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此战为国共合作八路军改编后首次与国民党协同作战,歼灭日军千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台儿庄战役(1938年3~4月),国民党军队在山东台儿庄取得重大胜利,八路军在华北津浦铁路北段开展破袭战,切断日军补给线,牵制日军增援部队,为战役胜利提供关键支持。
在敌后,我军民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法与敌人周旋,神出鬼没、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诱敌上钩、待机歼敌,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坐卧不安,有效阻滞了“蚕食”的速度。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六周内使用惨绝人寰的手段,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人,对南京造成空前劫难。
“731”部队,是日军细菌战制剂工厂的代号,伪装成防疫给水部队,用令人发指的残忍手段,致使无数生灵惨遭杀戮,每天都有数十人被用于做细菌实验,受害人超3000人,细菌战致死超40万人。“731”部队反人类的暴行,突破了医学伦理的底线,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强烈谴责。
中国空军,一群满腔热血的知识青年。抗战初期中国空军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仍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众多年轻优秀的飞行员在战斗中血洒长空,令人痛惜。后通过关键战役、国际合作和战术创新,逐渐取得了制空权,累计击落日机超2000架,涌现出高志航、乐以琴、沈崇诲、李桂丹、陈怀民等英雄飞行员。他们在 2014年、2015年分别被民政部列入第一批、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淡去,但记忆的烙印始终深刻。那些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那些被战火摧残的生命,都在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和平需要正义之剑来守护。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场卫国战争中,中国军民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英勇抵抗外敌,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铭记那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发展科技,强国强军。因为国家的实力才是外交话语权与民族尊严的强大基石。
展望未来,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努力推动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建设和保卫美好家园,才是对先烈最好的慰藉,才是抚慰伤痛的一剂良药。
作者简介:
王佩萱,退休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