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毯上的雨声
文/高金秀(甘肃)
草原的春天总带着股甜腥气,野花开得铺天盖地,黄的像碎金,紫的像落霞,风一吹就顺着地势淌,把牛羊都染成了花团。小鸟在云杉树上蹦,叽叽喳喳的,像在数天上的云——那些云白得发绵,慢悠悠地晃,真像谁家赶丢的羊群,要往天边的绿里钻。
可这样的好光景里,我总会想起老地方的雨。
那天也是个春日,天刚亮就飘起细雨,我站在老屋廊下,看对面坡上的草绿得发亮。忽然有两个身影从雨雾里挪出来,是住在村头的老两口,背都驼成了月牙,却手牵着手,步子踩在泥里"咕叽"响,比年轻情侣还亲厚。那模样撞进眼里,雨丝就忽然缠成了母亲的围裙带。
母亲这辈子像草原上的芨芨草,看着纤弱,根却扎得深。她总在天亮前就起身,灶膛里的火"噼啪"跳,锅里的粥"咕嘟"唱,喂完鸡又去侍弄菜园,豆角架被她捆得笔直,像她从不弯腰的性子。她走那天,晨光刚漫过窗棂,她还给父亲蒸了杂粮馍,说"吃这个顶饿",下午就静悄悄地靠在炕头,手里攥着给孙子编的草蚱蜢,翅膀上还沾着灶膛里的灰。
父亲半身不遂后,就爱坐在门槛上看天。天上的云飘快了,他会用能动的右手拍我的胳膊,喉咙里"呜呜"地响,像在说"慢点开,路上滑";看到羊群从坡上下来,他就数手指头,数到第五根就停,那是家里曾养过五只羊,母亲总说"留着给孩子们做棉袄"。他算账时眼睛亮得很,我报个数,他眼珠一转就有了结果,有回卖羊的想少给两块,他急得用脚跺地,那股子清亮,哪像个卧病的人。
如今父母走了七年,草原的风还带着他们的声气。花开得艳时,像母亲在说"多摘点,插瓶里好看";牛羊跑过坡,像父亲在数"够不够冬储的";就连天上的云飘过去,都像他们在问"孙子长高了没"。这些声音落在草叶上,沾着露水,亮晶晶的,倒比老地方的雨更绵长。
傍晚的风裹着花香过来,我坐在坡上,看牛羊归圈,看云霞漫过天际。忽然觉得父母就坐在身边,母亲的手搭在我肩上,像草叶拂过;父亲望着远方,喉咙里发出含糊的声,像风穿过牧笛。这片绿得无边的草原,原是他们铺开的毯子,盖着我岁岁年年的念想。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