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年入伍进军营·五秩湟水喜相逢
一一庆八一第二故乡民和行联谊会圆满成功!陈福贵在何师饭庄宴请同乡和为同连战友送行
【题记】同年入伍进军营五秩湟水喜相逢。同为泾川籍战友,张富贵辞别军营,转业到青海油田,陈福贵转业在青海民和镁厂,还有同年入伍的蒲城籍战友党甲旬等战友,也是分别之后再没见面,只是在战友群里互动。今年8月民和第二故乡行联谊活动三人初见,持别亲切。8月3日活动结束,陈福贵邀请张富贵夫妇,党甲旬夫妇及他们4连战友雷森平等11名战友在民和县何师饭庄共进午餐,为我们送行。
本人谨以此诗词三章,献给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战友情深之聚,尤寄张富贵、陈福贵、党甲旬、雷森平四位同年入伍的泾川,蒲城籍战友和四连,汽车连党雪亮,邓小民,何海民,夏毅峰战友三位军嫂,并记何家饭店欢宴盛况:
(仄起首押,新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3
霜鬓今逢雪岭东,泾川旧梦此宵同。
柳营曾握钢枪立,星海各司油塔雄。
镁锭凝光熔岁月,煤城回首付烟虹。
何家店里金秋沸,酒洒民州五秩盅!
(注)
首联:“雪岭东”点青海地理,“泾川旧梦”溯共同故乡。
中二联:
“钢枪立”忆军营,“油塔雄”写张富贵油田生涯,“镁锭凝光”喻陈福贵镁厂岁月。
“煤城烟虹”指窑街煤矿往事。
尾联:“金秋沸”状宴席之欢,“酒洒五秩盅”喻五十年情谊如江河奔涌。
(词林正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3
柳营别后无踪,各西东。
谁料湟南秋店、友相逢!
泾水间,鬓间断,尽杯终。
快照声音泪笑、碰杯重!
(注)*指张富贵,陈福贵,党甲旬
上片:以“萍踪”喻离散,“友相逢”三字迸发惊喜。
下片:“泾水间”牵血脉乡情,“鬓间”染岁月风霜,“快照泪笑”抓拍动人瞬间。
(中华新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3
五秩倏然过隙匆,何师饭店火炉红。
转盘旋起椒香烈,笑语掀翻屋宇穹。
雷动盏,雪亮瞳,海倾杯底夏君雄。
更看镁锭融金处,犹带军营号角风!
(注)
①嵌名巧思:
雷动盏 → 雷森平
雪亮瞳 → 党雪亮
海倾杯 → 何海明
夏君雄 → 夏毅峰
②场景特写:
“转盘椒香”写青海风味宴席,“笑掀屋宇”状豪情。
“镁锭融金”双关:既指陈福贵镁厂职业,更喻战友情如熔金不朽。
③ 结句“号角风”将军魂贯穿时空。
(注)以上三首作品如连锁铠甲,环环相扣这段铁血柔情,愿战旗永远飘扬在湟水之滨!
↑↓陈福贵与张富贵两位泾川籍老乡老战会在上营房会面特别高兴
↓以下为陈福贵战友军旅简介及生活掠影
【战友简历】陈福贵,男,汉,1957年8月生,甘肃省泾川县人,初中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12月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軍兰州军区工程兵工兵第十四团二营四连服役。1978年调团训练队任机械助教。1981年转志愿兵(任训练队代理司务长,1986年随团赴云南前线参战任连队器材员。1987年12月专业至青海省民和镁厂物资供应科任采购员,2001年调总厂生产调度室任调度员。2012年退休后居住青海省西宁市。





【编审简介】董念学,陕西富平人。从军23载,曾任团参谋长等职。退役后任《今早报》《三秦都市报》《西北电业职工》编辑。现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兰品之书画院院长,中国毛体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秦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安诗词研究社副社长。国风社陕西分社社长,国风西北文学书画社社长,著有《念典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