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圆梦之路
福建/苏蕾
尊敬的西北留村张书记、各位西北留的乡亲们: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心中充满感激和激动,想和大家分享我千里寻祖、重走父辈革命路经历,这是一条我走了56年的圆梦之路,这也是一段充满挑战与坚持、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旅程,它教会了我将梦想转化为前进的力量,也让我明白了坚持斗争、勇于行动、不怕困难的重要性。
我的父亲苏清云,是河北省沙河市柴关乡峡沟村人,出生于1911年12月,自幼家境贫寒,逃过荒要过饭,12岁时就去给人当“小长工”,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寇的铁蹄侵略了几乎整个河北,我父亲1938年春就在老家沙河市的峡沟村参加了村里的抗日武装组织,1940年4月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峡沟村村长、联防民兵队长等职务,当时八路军129师的一个通讯营在河北沙河峡沟村驻扎。1942年5月中旬,由于汉奸告密,日军从沙河、武安纠集了上千名日伪军,分三路突然包围沙河市峡沟村懈嵯沟的八路军通讯营。通讯营百余名官兵和我父亲指挥的民兵们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官兵们浴血奋战,用几十个人的牺牲成功保护了电台、机密文件和粮食棉花布匹等军需物资的安全,这场战役后我父亲受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嘉奖。 1945年抗战胜利后,父亲正式脱产,先后调任沙河二区、五区、七区工作,历任五区七区农会主任,石家庄土改工作队队长、政治主任,五区区委书记等职,1949年3至4月间接受组织选调,正式入编“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任长江支队一大队一中队的小队党组长,从河北的武安南下,最后到达福建,帮助福建沿海地区消灭土匪搞土改,此后父亲就一直留在了福建,支援福建的革命和建设。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长大了以后回到老家,看看咱大河北的山山水水,追寻一下我父亲当年工作、战斗的生活轨迹,我很想知道父亲他老人家当年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是怎么敢投身打鬼子于革命的?是怎么从一个贫苦农民成长成一名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有着高尚革命情操的老共产党员的。然而,实现梦想的道路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将这个梦想告诉家里人时,他们都很赞成,但也顾虑重重:“父亲都去世25年了,他生前没带着我们回去过,这都能找到吗?“是啊,父亲从1949年4月25号从武安的舍利塔前整装出发南下,距今整整75个年头了,他留给家乡的也就只剩下越走越远的、逐渐模糊的背影了,他在干部档案里记载的家庭成员情况也是:“我们苏家在8年抗战期间死了10口人,我们堂兄弟5个,就只剩我一个人了,我在老家没有家也没有家人了。”
怎么办?人生地不熟的,还要不要回老家?即便是回去了沙河,那么偏远的峡沟村,村里一个人都不认识,该上哪里寻亲呢?我的思想很矛盾心情很纠结……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是啊,如果连梦想都不敢有,又怎能奢求它能实现呢?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我一定要回老家!于是,我鼓起勇气,决定为这个家族的梦想而战。我开始上网收寻各种和河北省沙河市有关的事情,查阅相关资料,尝试着和拍摄过沙河市柴关乡峡沟村的各个旅游达人、直播网红们联系。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点,梦想就在前方。”
在这条追梦的路上,我遇到了许多贵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北留村的老党员老支书张喜魁,当我根据网红下派村官小段支书提供的那篇文章《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一-怀念党的好干部苏清云》,在今年的7月5号联系上了张合军老师的时候,张老师也很激动,他说他当年是看了西北留的村志中党的建设这部分后,受到了感动,采访了一位当时的老人后写出了那篇文章的,他告诉了我西北留村老支书张喜魁的电话,我连夜就打通了老书记的电话,于是就开始了我们接下来长达一个多月的联系。在这一个多月里,张大哥了解了我要寻亲觅祖的心愿后,他主动担起了联络员,帮我问询各有关部门、帮我寻找峡沟老家亲人,7月17号的下午张书记给我发来了喜讯:我们在峡沟村的老家是有记录的,我爷爷我父亲的名字都在我堂侄儿家的家谱上写着呢!我不仅是找到了父亲在峡沟村的证明,还意外的找到了堂侄儿苏留住!消息传来,在福建的我们全家人都沸腾了,我这时隔75年、跨越千里的家族寻亲计划,终于有了落实的依据了!张喜魁大哥得知我们即将启程河北老家后,热情的邀请我们一定要来西北留村,看看这片父亲曾经战斗过亲手开辟过革命局面的土地。
7月 25 号我带着后辈们一起从福建出发了,我们随身带着贴好各地标签的小瓶子,在武安舍利塔前、沙河柴关乡的峡沟村里,册井乡的白庄村中,都仔细取了土装瓶封口。我们在沙河的行程中还参观了几处纪念抗战的革命遗址和纪念馆,在老家峡沟村嵯沟的埋兵岭前敬献了鲜花。
这次重走父辈革命路寻根探源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做为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党员,革命红二代,我有责任有必要让这份红色的家族基因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也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历史,更加坚定不移的跟着共产党走,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终于实现了家族寻亲溯源的梦想,但梦想的实现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河北在抗日战争中既是遭受苦难的前沿,也是抗争的堡垒,其历史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决心和力量,对全国抗战的胜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河北的历史影响贯穿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其战略地位、文化贡献和经济作用,使其成为中国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将开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文字去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北、热爱河北!
最后,我代表我的全体家人向热情友好的西北留村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西北留在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下,继续发扬革命传统,继续保持优良的党建工作作风,祝愿西北留的明天更美好!
苏蕾,写于2025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