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画皮血泪忆前尘 青灯明灭照旧债
夜雨如注,山神庙内烛影摇晃。
柳明远僵立廊下,手中那半块羊脂玉佩冷如寒冰。他分明记得,这玉佩原是一对,另一块应当随那救他的女子沉入冰河,怎会在此出现?
正惊疑间,忽听庙内传来窸窣声响。转头望去,那新娘已下了轿,背对烛火端坐棺木之上。凤冠珠帘轻晃,遮住了她的面容,唯有那截皓腕上的青痕,在幽绿烛光下格外刺目。
老妪捧着一方铜镜上前,哑声道:“小姐,吉时已到,该梳妆了。”
新娘轻“嗯”了一声,抬手缓缓揭下盖头——
“嘶啦——”
柳明远瞳孔骤缩。
那哪里是什么盖头?分明是一张薄如蝉翼的人皮!新娘五指如葱,捏着那张面皮轻轻一抖,竟将其平铺在棺盖上。烛光映照下,可见皮上眉眼俱全,竟是一张清丽绝伦的女子面容。
“这……”柳明远喉头发紧,双腿如灌铅般动弹不得。
新娘却似浑然不觉,自顾自地从袖中取出一盒胭脂。那胭脂色泽暗红,隐隐透着腥气。她指尖蘸了些许,轻轻点在铺开的面皮上,细细描摹眉眼。
一笔,一画。
每落一笔,那面皮上的容颜便鲜活一分。待画至唇畔时,新娘忽地顿住,一滴血泪“啪嗒”落在面皮上,晕开一片暗红。
柳明远心头一震,鬼使神差地凑近几步。
这一看,登时魂飞魄散!
——那面皮上所绘,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场景:寒冬腊月,冰河破裂,一垂髫小儿坠入水中,拼命挣扎。岸边一素衣女子纵身跃下,将他托起,自己却被暗流卷走……
这分明是他七岁时的劫难!
“恩公还是这般爱偷看。”新娘忽地轻笑,声音空灵如幽谷回响。
柳明远骇然抬头,却见新娘缓缓转身——
那张脸,竟是一片空白!
没有五官,没有表情,唯有血泪从虚无中渗出,顺着下颌滴落。
“你、你是……”柳明远踉跄后退,脊背抵上冰冷墙壁。
新娘却不答,只是抬手抚向自己的“脸”。指尖过处,肌肤竟如水面般泛起涟漪,渐渐浮现出眉眼、鼻唇……最终,竟化作一张与画中女子一模一样的脸!
正是当年救他之人!
“十五年了……”新娘幽幽一叹,“恩公可还记得这玉佩?”
她掌心一翻,赫然是另外半块羊脂玉!
柳明远脑中轰然,幼时记忆如潮水涌来——
那日他被救起后,曾死死抓着那女子的手不放。女子无奈,只得掰断随身玉佩,将半块塞给他,柔声道:“若有缘,凭此物再见。”
话音犹在耳畔,眼前却已物是人非。
“姑娘,你究竟是……”柳明远声音发颤。
新娘不答,只是抬眸望向供桌。
柳明远顺着她的视线看去,登时毛骨悚然——
七盏青灯,已灭其二!
而更骇人的是,灯旁不知何时多了一卷褪色婚书。夜风拂过,婚书展开一角,露出墨迹斑驳的字迹:
“柳氏长子文渊,聘山君之女为妻……”
——柳文渊,正是他父亲的名字!
(未完待续)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