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213
父亲参加抗日战争的经历
周国柱
父亲1915年11月18日,生于山东省荣成县崖西乡大蒿泊村一个农民家庭,原名周惟玺。因家庭困难,只在村小学上了四年半学,务农两年,15岁外出打工。
1936年夏天,在济南打工时遇到在济南"东方书社"为营业员的老乡闫静斋(后改名闫毅,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政治部秘书长,1958年调北京市卫生局任副局长兼党组书记)。
常给父亲讲中国革命和红军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9月份,北京、天津的流亡学生,来济南到处宣传抗日救亡活动,父亲深受感动,将打工存的十块银元托闫交给了学生,并取得了联系,经闫介绍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闫靜斋将自己改名闫毅,给我父亲更名周野。
9月加入"民先”后,父亲打算去延安找红军,闫毅说:“红军已改编为八路军到了山东,他已与陈楚(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61团政治处主任,建国后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等人取得了联系“,在他们带领下,于10月底返回荣成家乡,当时父亲以为回来找八路军,而闫毅说:“咱们就是八路军”。从此,父亲正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积极参加抗日活动。
1937年12月24日,我党在文登天福山组织发动了抗日武装起义,随后胶东各地纷纷组织了抗日武装起义。
1938年2月11日,父亲参加了同村共产党员刘国柱、原小学教师龙飞组织的荣成伟德山主峰古迹顶抗日武装起义,龙飞宣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我党抗日“十大纲领”。那时,没有武器,就去埠柳乡乡校搞了30余把大刀,当晚又到寻山所的乡校(国民党培植的地主武装)搞枪支,在途中遇到李耀文同志,他指示到文登县大水泊“山东省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总部集合,父亲被编入了三军三路第八大队一中队,任第一小队队长。大队长刘国柱〈建国后任沈空副司令,61年少将),龙飞任副大队长(青岛解放后首任市人民法院代管院长、付院长),大队文书常勇(开国大校、64年少将,曾任国防科工委政治部主任、顾问)。建国后,父亲一直和刘国柱、常勇保持着联系,并常领我们去看望龙飞伯伯。
1938年3月份,父亲所在大队,奉命到威海市虎山一带驻扎,并与日寇展开了斗争。4月份,对日寇进行了第一仗,打死了敌人驻威海的最高长官酒井。6月份,总部命令大队西上驻军到黄县石良集一带,7月份,又命令大队去武力整编驻蓬莱城内的,有背叛总部行为的三军二路驻军。在总部指挥高锦纯的带领下,部队深夜从城的水门潜入到城内,父亲所在的一中队即翻墙进入察院,全部缴获了他们的武器和水压重机枪,仅父亲自己就缴获了长短枪18支。
此重机枪,原为吴佩孚老宅看家机枪,因冷却枪管的水箱是黄铜制作,被指战员们称为"老黄牛"重机枪,建国后,保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展品。该枪老射手胡建胜伯伯随枪参军后,因技术过硬,射击准确,屡立战功,后任5旅13团机炮连连长,建国后,曾任海军北海舰队司令部管理处长。
父亲在作战中机智勇敢,冲锋时,将红旗插在后腰武装皮带里固定牢,可灵活利用地形地物卧倒或跃进,向敌人投弹射击,战胜敌人。父亲说:"那能像电影中那样双手举着红旗冲锋,怎么能使用武器消灭敌人!
父亲还说过:"人哪有不怕死的,打仗前成立敢死队,晚上查铺时,战士梦话中说:妈呀,明天就要死了….但第二天到战场上毫无畏惧,勇猛冲锋,前仆后继杀敌完成战斗任务。"
1938年8月的一天,父亲被通知秘密参加了三军61团(后改编为13团)党员会议,那时,党组织在部队内还不公开活动,党员数量不多。团政委刘中华同志(开国少将,和我父亲生前一直有联系,1992年11月18日我父亲因病逝世,刘政委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宣布父亲为中共正式党员,时任连指导员常勇同志为父亲入党介绍人。同时,刘政委宣布所在大队改编为61团一营三连,父亲为一排一班长。
9月18日,三军所属部队在掖县沙河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父亲又任排政治战士。当时,每个排均有一名政治战士,负责搞党和"民先”的组织工作。后来父亲在任营政治特派员时,就注重发现对党忠诚可靠,作战勇敢的人,培养为政治战士,作为自己的耳目和骨干力量来掌控部队。其中1941年发展的高圣轩叔叔进步很快,1950年抗美援朝时,已是团级干部师作战科长,70年代初,任西藏军区付司令,后任13军付军长参加了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和我父亲保持联系,并来青岛看望。还发展的政治战士:姜运初后任浙江生产建设兵团2师师长,丛瑜安后任福州部队炮兵师付政委。
1938年10月16日,父亲全团在平度县大青杨和店子一带完成了击退日伪军的进攻战斗任务后。盘踞栖霞县的国民党蔡晋康部队,又占领了我蓬莱县的大辛店,支队命令全团从掖县迅速东上到黄县石良集,去解放大辛店。战斗中,父亲的右肩被敌子弹射进甲骨受伤,解放大辛店后,蔡晋康部被迫与我们谈判讲和,父亲担任便衣警卫,确保了我方谈判成功。
1939年1月16日,团党委派父亲到支队政治部党训班学习。2月份,党训班在黄县城结束后,又派父亲到党的力量薄弱,新编的65团三营八连任排长和支部委员,当时该团只有党员三名,他们去充实骨干力量。
9月份,父亲又被支队政治部调去受训,那时部队条件艰苦,为保密工作需要,参训干部都用代号,课堂用玉米杆隔离成许多小间,谁也看不见谁,不准互相说话,教官讲授秘密侦察及情报工作所需技术和手段。结业后于11月份,任政治部锄奸科政治侦察员和审讯员。
抗战初期,我军成员比较复杂,当时政策是,只要声称拥护抗日的人都可参加,有农民、有流浪者、有国民党散兵、甚至还有当过土匪的人。因此,渗透进来不少汉奸特务及不良人员,叛变投敌和强奸抢劫等时有发生。锄奸工作任务是很艰巨的,要经过大量秘密调查工作,一旦发现汉奸特务、犯罪分子,证据确凿,经军事审判所审判,立即枪毙。
父亲曾在39年底反扫荡中,在掖县葛城的西山上奉命处决过叛徒4名。当时执行任务的看押班班长王景昆同志,建国后曾任上海警备区司令,离休后回平度老家探亲,来青岛看望我父亲时,不住青岛警备区招待所,自己住长途汽车站对面的四方大酒店,没有官架子,不讲排场。
1940年3月份,父亲被派往在黄县英口王家一带驻扎的14团2营(团长是胶东老红军于得水,电影《苦菜花》于团长)任政治特派员和营党委委员。其老乡战友王培礼41年调任1营特派员,建国后曾任38军政委,黑龙江省军区政委,和父亲保持联系。
政治特派员的职责是该营在独立活动时,一切行动听我父亲指挥,父亲可直接联系团政委,以确保部队控制在我党手中。
党组织对政治特派员的人选慎之又慎,除了要对党绝对忠诚可靠,还要有较强的个人军事素质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同时,党组织对政治特派员又赋予了较高的自决权利。锄奸工作是在秘密情况下进行的,营里干部无权过问,当时部队干部战士中流传着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特派员找谈话"。父亲深感自己工作责任重大,不能有差错!充分发挥自已的才智,在团政委直接指挥和营连干部以及政治战士的配合下进行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党赋予的使命。
经大量的秘密工作, 查出所在营副营长是黄县日寇派进来的奸细,同时,还查出拦路抢劫犯三名,投敌叛变犯一名,经上级批准,将其当众分别在黄县大道吕家、招远县芷口陈家和丛家等地处决。经过大量的工作,使所在营政治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巩固了党的领导和部队纯洁性。那时,部队纪律很严!1940年深秋的一天晚上十点左右,部队行军路过一个村庄在村外休息,尖刀班长进村打听行军路线,敲开村口一个院门,也巧了,这家男主人是区委干部,平时这个时间回家,女主人误认为丈夫回家了,只上身披着衣服下身裸体开门,尖刀班长没控制住自己,奸污了女主人。班长离开不长时间,男主人回家知情后,立即向部队报告,父亲查实尖刀班长罪行,立即上报团政委批准,在全村百姓和部队面前要枪毙他,区干部夫妻和老百姓看真要杀人了,急忙为他求情,说:"留他一命到战场上打鬼子吧……",但军纪不允许,班长临刑前说:"省颗子弹打鬼子,用刀砍吧”,最后执刑战士就是用刀砍的。
1940年4月,13岁的叔叔周明,来部队找父亲闹着当兵,没办法只好安排在营部干公务员,打扫卫生,为营首长打饭等勤务活,因年少好动常和在团部干公务员的,于得水团长15岁儿子玩,成为好友。叔叔首次见到于团长敬礼时,随便把手举帽沿一下就放下了,于团长笑了,就问他跟谁学的,叔叔说:“我看见你向站岗的回礼,就是这样举一下",于团长哈哈大笑,手把手教叔叔敬正规的军礼。于团长不叫他周明,叫他"小周野”,从此,部队上下都叫他"小周野”。父亲对叔叔管教很严,一次攻击山头敌阵地,敌机枪猛烈扫射,进攻部队被迫趴在地上不进攻了,父亲手提战刀照叔叔屁股上猛踢一脚说:"起来冲!不冲我砍了你!"叔叔急忙爬起来往上冲,战士们见特派员督战也都起来冲锋,很快攻克了敌阵地。这是叔叔亲自讲给我们的故事,其实他不是战斗员。
1940年6月,在招远县灵山反扫荡战斗中,父亲所在营被日寇大部队包围,父亲和营干部指挥部队集中力量,寻敌兵力较弱的地方突然进攻,将敌人击溃,及时突围迅速转移到梧桐夼山区安全地带,才使部队避免了这次"六一”大扫荡的损失。
8月份,支队开党代会,父亲作为营党代表参加了这次在掖县宅上村召开的会议,并当选为支队党委候补委员。
1940年9月18日,五支队在平度县大田村改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集团军山东军区第五旅,原后方司令部,改称为五支队,父亲所在团改为五旅14团。
1940年11月到41年3月期间,父亲所在团奉命由平度县到文登县母猪河,先后参加了东海军分区组织的对国民党投降派部队大会战。父亲所在团部队突破了母猪河,攻下了撇顶山,占领了林村集,拿下了乳山县南黄秦部的主力营,摧毁了荣成县俚岛伪军据点……,把崑嵛山里各部投降派的部队一扫而光等九次战斗。之后,父亲又任15团2营政治特派员(奉上级命令14团15团互換番号),经上级批准,在文登县小观村处决过4名歹徒。
1941年4月,父亲所在营接受了护送五旅首长、胶东区党委的培训干部、迫击炮4门和运送两万两黄金给党中央的任务,从掖县到鲁南蒙阴县中共山东分局驻地。因敌重兵层层封锁了较近路线,为尽量避免战斗,部队只能绕道转赴蒙阴。部队只能绕道走“渤海走廊”,即掖县→胶莱河→昌邑→潍县北部沿海→寿光→向南穿过胶济铁路→沂源南麻转赴蒙阴。全营指战员将装有黄金的特制布袋套在身上绑实,跋山涉水风雨无阻,在各地党组织、地方武装协助下,通过敌占区,有时要经过战斗,长途行军千方百计的圆满完成了这一光荣任务。
6月,15团在平度县大泽山西山脚下的谭家夼村召开党代会,父亲被选为团党委委员。
8月,父亲所在营再次接受了运送黄金和护送胶东区党委的培训干部去山东分局的任务。此外,还护送五旅高锦纯政委到山东军区开会。
10月,全团接到命令,到招远、栖霞和莱西等县边区一带整训部队。
1941年11月,父亲所在营奉令开赴昌邑、潍县(当时不是根据地,是游击区),协助两个县委开辟抗日局面。这期间,父亲部队与日伪军和国民党投降派部队展开了拼死斗争,最后,在1942年1月反扫荡战斗中,被兵力强大的日寇逼到了昌邑北海边的下营和渔儿铺一带包围了。为了冲出敌人包围圈,在农历腊月18日夜晚,正是西北风和严寒的寒九天,部队趁大退潮向海里涉行到水深腰部的水中,又向西涉行,远远的都看到岸边敌人防止八路军突围的一堆堆火堆,到翌日中午才登上了没有敌人的寿光海岸,全营指战员的衣服冻成冰衣,鞋袜都被海水泡掉了,只能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与日冦搏斗。在远离根据地的情况下,当地老百姓很贫穷,地方党组织只送来2双棉鞋,用于夜间站岗战士穿,没鞋的战士站岗时,只能点燃柴草,把脚站在草木灰里保暖,吃的东西更少。全营指战员凭着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为牺牲战友报仇!为被敌人杀害的老百姓报仇的坚强信念战严寒,忍饥饿,坚持着同敌人周旋战斗,艰难度过了春节。到农历的2月2日,奉令回到根据地栖霞县桃村一带休整,才穿上了鞋袜,吃上一顿饱饭。那时生活条件艰苦,只要突然吃上顿猪肉粉条炖大白菜和玉米饼子,指战员们就知道要打大仗了,那象咱们现在吃的好。
此后,"精兵简政”二营营部撤编,在营部任公务员的叔叔周明和在团部任公务员的于得水团长儿子一起离开部队,去胶东抗日学校学习,叔叔后来在解放战争淮海战役中,成长为华东野战军一支手术队队长。父亲则调往团锄奸股任政治侦察干事。
1942年8月,团锄奸股又撤编,父亲到3营8连任指导员。8连是15团攻坚和突击的长胜连,也称为"钢八连"。该连在平度县的高兰、淖泥沟、鞠家楼子、石家东庄、城子村和即墨县的程戈庄、女儿村、吴家屯(父亲的右胳膊肘在此地战斗中被敌人刺伤)一带与日伪军和国民党投降派战斗,打了许多漂亮仗;曾生俘日寇9名,伪军200余人(内有伪区长1人),国民党投降派200余人,缴获日式机枪两挺,掷弹筒2个,战刀一把,枪枝300余枝。
1943年1月,中共南海地委命令十五团到即墨县灵山东一带去打开局面,"钢八连“在三都河的刁村没用一枪一弹,歼灭了国民党投降派隋旅一个90余人的特务连,并利用隋旅在召开大会之机,奉团首长之令,穿上敌人服装,化装成前往开会的敌特务连,带上全团的轻机枪和掷弹筒,冲入隋旅的会场,一阵猛打,将敌两千余人打垮。
1943年2月,父亲被调往旅部,任5旅侦察队队长,接管了在敌占区的五个情报站和一支50多人的侦察兵队伍,侦察员经常便衣以小商贩或伪装成敌军深入敌占区侦察或去情报站取情报。主要任务是对战区内敌人政治、军事侦察,为旅首长提供对敌作战决策的情报。当时,5旅是唯一直属山东军区的一个旅,归胶东军区指挥,(其他旅均合并到二级军区)旅长吴克华(曾任济南军区第一付司令,开国中将),政委高锦纯(建国后任国务院粮食部付部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付主任),旅参谋长赵一萍(1969年任海军参谋长,开国少将)。在一次战斗中,赵参谋长的马腿被打断了,父亲立即把自己的马让给他骑离开险境。这件事还是其子赵会生70年代,在青岛海军部队任职时,来我家看望我父亲时说的:"说他父亲时常提到我父亲在被敌包围的危险时刻,把自己的马让给他骑才脱离险境……"。我当时在場,可父亲从来没有和我们说过此事。
1943年4月,部队再次精简,撤销了五旅的司政机关,与胶东军区合并。父亲任胶东军区司令部手枪队队长,主要任务是军事和政治侦察,以及保卫军区司政机关和胶东区党委等首长的安全。经常跟随许世友司令、吴克华付司令、林浩政委等首长执行任务。
许司令武艺高强,能用单脚轻轻挑起压埸院的石滚子,或轻轻一跳就上墙头屋顶。许司令臂力过人,有一次见我父亲要上马,单手抓住他后腰皮带直接提到马上。
许司令爱兵,有一天早晨,父亲随许司令突然骑马来到军区警卫营驻地,紧急集合部队时,见战士们面黄肌瘦,气得把营长骂了一顿。但当时条件艰苦,也没办法。
1944年春节后,许司令对我父亲说:“周野,你只有群胆,没有孤胆。"父亲不服气,许司令又说:“那好,让你一个人单枪匹马到敌人的内部去你敢不敢去”。父亲说:"敢去!"于是,许司令即派父亲到东海军分区威海敌工站任站长,主要任务是瓦解日伪军和军事情报工作,在威海市贝草夼、前后里口、陶家夼和南竹岛等村有联络密点。为保密安全,各个密点,都有各种暗号和不同的密语与接头时间,女交通员王锦荣都能牢牢记住,从没出差错……。70年代,父亲将其事迹讲述给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一位作家,创作电影剧本,77年的电影《女交通员》女主人公以王锦荣乳名庚子为名,威海为莱海,将抗战改为解放战争剧情。(敌工站详情材料存威海市党史办)。
据原威海城外羊亭敌工站长梁自修叔叔(后任杭州市委付秘书长)说:“是东海敌工部为加强城市对敌军事情报工作,而向胶东军区打报告提出要求派正营级军事干部一个来威海,所以父亲被派到威海敌工站。”
45年3月,我父亲被捕后,梁自修叔叔奉命接管威海敌工站(市内外两站合并),积极进行了营救父亲出狱的工作。
1984年夏天,许司令曾来青疗养,父亲和许司令见面聊一会儿,可没想到许司令第二年10月22日因肝癌逝世了。
1945年3月,为争取敌人内部的救国力量,东海军分区仲曦东政委(开国少将)写一封信,让我父亲送交威海伪专员,父亲冒死将信送到。完成任务后,父亲又到市里各密点检查工作,不幸被捕。在狱中,父亲受尽了汉奸特务严刑拷打,被吊起来用皮鞭沾上水抽打;往嘴里灌辣椒水把肚子撑大了再用粗木杠子压肚子,迫使辣椒水从口鼻喷出来;把腿膝盖用绳子捆在老虎橙上,又在脚跟处垫上多层砖头,一直垫到父亲昏死过去等等酷刑……父亲宁死不供,利用所掌握的敌伪人员内部的矛盾,与敌斗智斗勇,使敌人始终没有弄清父亲的身份(父亲以经商作掩护),最后在地方党和伪专员的协助下,于6月份保释出狱。父亲因受酷刑致重伤,到我军卫生所医治2个月才康复。
1945年 8月14日,威海市解放。16日,父亲刚回到敌工站,就被调往威海市委联络科工作,主要任务是安抚那些曾帮助过我党的抗日救国群众,并做好被俘敌伪家属的工作。1946年春节以后,联络科完成任务后被撤销,父亲调威海市委统战部(即情报部)任情报干事。父亲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和刘公岛如何取得经常性的联络,以预防敌人在刘公岛登陆为据点。父亲想方设法克服了没有联络工具的困难,圆满完成了对刘公岛的监测工作。从此,父亲离开了威海,和战友们又走上了解放战争的战埸。
建国后,父亲生前还与孙竹、赛时礼、于华亭、董宏云等众多战友保持着联系。
今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回顾历史,抗战初期,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地方武装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在国民党军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丢失大量国土的危机时刻,迎敌而进,在敌后广泛发动各阶层爱国民众组织抗日武装起义,用大刀、长矛等原始武器和步枪、机枪等轻武器及少量的弹药同有飞机、大炮、坦克等装备精良,弹药充足,训练有素,体格健壮,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鬼子进行了力量悬殊,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我的父亲和众多老乡参加了八路军,奋战在胶东抗日战场上。他和战友们不畏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不畏缺枪少弹,不畏缺衣少粮等严酷考验!同敌人浴血奋战,有无数战友流血牺牲或受伤致残。1940年至41年,仅5旅5个团级主官,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牺牲了4个,可见战争的残酷性。
那时,父亲部队武器装备很差,一支步枪有时只配5发子弹,一仗最多打3发就要冲锋拼刺刀,而我军指战员体质弱,拼刺刀技术差,一般要3人对付一个鬼子才行,伤亡较大。没有枪的给把大刀、红缨枪或手榴弹冲锋。有的战士刚参军第一仗就牺牲了,连名字也没留下;有个刚提的排长在拼刺刀时,被鬼子刺中胃部,早饭吃的玉米茬子都翻出胸腔,就在我父亲怀中牺牲的;一个连长(外号匣子枪连长,因没有枪,只能将扫坑条帚头用红绸布包起来挎在空匣子枪盒里得名)冲向敌阵地想把歪把机枪夺过来,不幸中弹牺牲;有的战士受伤坐在地上也把枪指向敌人,被敌人活活刺死;有的战士步枪比敌人的步枪短,被敌刺中胸部后宁死也突刺,在被敌人刺刀穿透后背时,奋力将刺刀捅进敌胸部同归于尽;有的指战员身负重伤拉响仅有的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朋友们!当我们在和平环境中,享受着美好生活时,我们不能忘记当年日本鬼子对抗日军民施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残暴屠杀中国百姓连婴儿也不放过,凌辱杀害中国女人连老妇和女孩也不放过……等等滔天罪行!不能忘记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是前辈们历经千辛万苦,艰苦奋斗,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也不敢忘记!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继承先烈遗志!传承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精神!努力奋斗!将祖国建设成外敌再也不敢入侵的强大国家!
本文根据父亲所写所讲材料整理而成。谨以此文,献给父亲及其战友们!向英烈们致敬!向抗战老兵致敬!
作者:周国柱男1951年11月12日生,高中文凭,1968年11月青岛下乡知青,1970年11月入国营976厂工人,保卫干事,1976年6月19日入党,1984年1月调回青岛,曾荣立省公安厅三等功一次,市公安局三等功一次,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省人事厅三等功一次,2012年1月中国海洋大学保卫处退休。
链接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