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苔旧事
省城南郊的藏书楼里,温玉书指尖一顿,竹简上的"狐祟"二字忽然洇开墨痕。窗外骤雨初歇,一缕夕照斜斜切过他的眉骨,将那道十年前雷劫留下的淡疤映得发亮。
"温大人还在查狐典?"小书吏捧着新到的县志讪笑,"自您三年前任学政以来,这'妖异'类的典籍倒比四书五经磨损得还快。"
温玉书合上《搜神后记》,袖中忽有微光透出。自柳青蝉化作那盏青灯,残玉便日夜贴身而藏,此刻却烫得异样。他疾步至窗前,见暮色中有青衣女子撑着油纸伞走过长街,伞沿垂下的青穗随步伐轻晃——正是当年山洪初遇时,柳青蝉系在腰间的结绳样式。
"且慢!"温玉书追出门外,却见油纸伞搁在茶肆檐下,伞下空无一人,唯有一枚青枣滚落积水之中。拾起枣子,内里竟藏着张字条:"明日子时,青林山旧祠"。
字迹娟秀如初,可笔锋处却多出几分他从未见过的狠绝。
第二章 残灯照影
青林镇西的祠堂比十年前更显破败。温玉书提着青灯踏入时,梁上悬着的蛛网突然无风自动,簌簌落下些香灰——正是当年莫无涯焚香做法时落的灰烬。
"玉书。"
一声轻唤惊得他手中灯笼剧晃。柳青蝉自阴影中款款走出,额间青毛已化作火焰纹,六条狐尾在月华下如流水般波动。可当她想再近前时,地面突然浮现血色咒纹,将她逼退三步。
"你设了禁制?"温玉书去扶她,指尖却穿过虚影——眼前的竟是元神分身。
柳青蝉苦笑:"我的真身被困在祠堂地宫。当年天劫时,莫无涯的残魂趁机附在百妖丹上,如今已成气候..."她突然咳出一口青雾,"他拘了九九八十一道童男童女魂魄,要借我的狐火炼成'万魂幡'。"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裂开,伸出数十只漆黑鬼手将温玉书拽入地下。最后一瞬,他奋力将青灯掷向柳青蝉:"接着!"
灯油泼洒处,十年前那缕本命元气轰然燃烧,照得地宫亮如白昼。温玉书这才看清,柳青蝉真身被九根刻满符文的青铜链穿透狐尾,而端坐在炼魂鼎后的,竟是——
"赵大?"温玉书失声惊呼。
第三章 画皮夺舍
"赵大"的皮囊如蛇蜕般裂开,露出莫无涯那张半腐的脸:"多亏这蠢货自愿献祭。"他脚边躺着具干尸,腰间还别着当年那柄猎刀。
炼魂鼎突然嗡鸣,八十一道童魂在鼎中哀泣。柳青蝉的狐尾猛地绷直:"你故意引他来!"
"自然。"莫无涯抚过鼎身,"当年同命符让你们气血相连,如今正好用学政大人的文心淬火..."他突然将鼎推向温玉书,"就像这样!"
千钧一发之际,柳青蝉竟自断三尾!青铜链轰然崩裂,她化作原形扑向温玉书。狐血与文气相融,在空中绘成巨大的金色符咒——正是当年那块玉佩上的纹样。
莫无涯突然惨叫起来。金光中浮现三百年前景象:温氏先祖跪在狐仙庙忏悔,而青衣狐妖将半颗内丹炼入玉佩:"愿你来世..."
"原来如此!"莫无涯狂笑,"你祖上欠的情劫,今日该还了!"他引爆炼魂鼎,阴火直扑温玉书心口。
柳青蝉长啸一声,剩余三尾如屏风展开。在阴火触及温玉书的刹那,她额间青芒大盛,竟现出九尾天狐真身!原来断尾求生是假,破而后立是真。
"不可能!"莫无涯的独眼几乎瞪裂,"九尾需千年道行..."
"加上三百年的悔,三百年的等。"柳青蝉的狐火已转为纯白,"刚好一千年。"
第四章 长明愿
纯白狐火吞没莫无涯时,温玉书看见无数光点从鼎中升起——有梳着总角的孩童,也有当年被超度的狐魂。他们绕着柳青蝉盘旋三圈,消散于晨曦之中。
地宫开始坍塌。柳青蝉叼起温玉书的衣领飞掠而出,落在当年初遇的山洪故道。溪水潺潺,仿佛十年光阴从未流逝。
"现在你能活很久了。"温玉书轻抚她黯淡的皮毛。九尾天狐虽成,可她为救童魂又散尽半数修为。
柳青蝉却望向山外官道:"你的赴任文书今晨该到了吧?"新任杭州知府的委任状,此刻正在驿马背上疾驰。
温玉书忽然从怀中取出青灯残片:"当年你留的灯油,我存了些。"碎片上黏着晒干的青蒿籽,"若种在府衙后院..."
柳青蝉碧眼弯成了月牙。远处传来车轮辘辘声,有举子正吟哦着赴考。溪水中,一尾青鱼忽然跃出水面,叼走了漂浮的蒿籽。
(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