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骨笛召魂
第一节:林家的秘密
雨桐站在林家药铺门前,匾额上"济世堂"三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林世昌正在柜台后碾药,抬头看见她时,手中的药碾子"咣当"掉在地上。
"你...长得真像晚晴。"他声音发颤,袖口沾着的当归粉末簌簌落下,"杜远山都告诉你了?"
雨桐将染血的出生证明拍在柜台上:"为什么冒充我父亲?"
林世昌的瞳孔剧烈收缩,转身从暗格取出一本账册。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药材交易,唯独1973年7月那页被撕去大半,残存的边角写着"实验失败"四个字。
"当年你父亲研究的止血药方,能救前线无数战士。"他枯瘦的手指抚过账本,"可有人告发他私通敌特..."
窗外突然传来骨笛声,调子正是雨桐昏迷时听见的旋律。林世昌脸色骤变,药柜上的铜秤"当啷"倒地:"他又在召唤了!"
---
第二节:铃铛阁的亡魂
雨桐冲回山上时,铃铛阁门窗大开。杜远山跪在香案前,案上供着的不是牌位,而是一把手术刀——刀柄刻着"沈青河"三个小字。
"七月十四,阴气最重。"他往火盆里扔进最后一张黄纸,"只有今天能看见..."
燃烧的纸灰突然打着旋儿飘向门口。雨桐回头,看见月光下站着个穿月白衫子的女人,袖口的杜鹃绣纹鲜红欲滴。
"娘..."杜远山嗓音破碎,"我带她来了。"
女人的身影如雾般浮动,雨桐颈间的玉佩突然滚烫如炭。当鬼魂抬起手的瞬间,她看清了对方掌心那颗朱砂痣——和自己的一模一样。
"桐桐..."幽灵的声音像隔着水传来,"你父亲...没有背叛..."
---
第三节:血写的真相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雨桐在阁楼地板下发现了生锈的铁盒。盒里装着:
- 染血的军区调令(勒令沈青河立即返城)
- 半张烧焦的结婚证(新郎名字被火舌舔去)
- 还有...三颗真正的红豆,用头发捆成一束
杜远山拾起红豆,指腹摩挲着上面刻的极小的字:
"远山"、"雨桐"、"晚晴"。
"当年告发沈叔的..."他喉结滚动,"是怕泄密的林世昌。而我娘为护药方,自己点了火..."
晨光刺破云层时,雨桐终于看清他烧伤的真相——那根本不是杜鹃,而是火焰中挣扎的人形。
山下突然传来月娇凄厉的喊声:"爹!你为什么在药里下毒——"
(未完待续)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