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
“破界”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们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跨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隔阂,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壁垒,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诠释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规则,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本质、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这场艺术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充满了未完成的探索与未知的可能性。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他们深知艺术的边界是无法穷尽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赋予了艺术永恒的魅力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旨在通过线上展览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将看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它们或以传统技法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或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展现传统意蕴;或以跨学科的方式,探索艺术与科技、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这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艺术的夜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加入到这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来,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华章。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破界”的艺术之旅,在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肖文斌题《破界》
肖文斌,北京人,祖籍湖南澧县,1960年7月生扵湖南郴州,1985年毕业于军队院校中国画专业,先后于北京画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代工笔画院中国画研修班学习深造结业,师承赵志田、王明明、王文芳、王培东、祁恩进诸师。现为北京书画院艺术联盟主席团副主席,时代中国画院院长,北京现代管理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北京海淀军休书画协会会长,中国世侨画院副院长,燕赵大地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会员,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京津冀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丰台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全军美展并获奖,被选送往法国、韩国、日本、澳门等国家及地区展出。出版有《肖文斌作品集》、《肖文斌中国画选》。创作的巨幅山水画《红色江山万年长》陈列在中国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大厅,创作的《海岛远眺》陈列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第一接待厅,创作《西山云海》悬挂于北京市中关村管理委员会贵宾室,应邀创作《高山入画图》悬挂于中关村软件园贵宾室。创作的油画作品《大国外交的奠基者—周恩来》被中国邮政制做成邮票,向全国发行。2019年,作品《边关情》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百影百千画”主题画展,并被收藏。2019年,《我守边关望青山》入选全军第14届美术作品展览。2020年,作品《青山绿水是家乡》入围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三届“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20年,作品《畅想空天》入围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20年,作品《红色行》入围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五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2020年,作品《春烟十里溪》获首届“祈贤杯”全国书画大赛美术一等奖。作品《溪山起云时》获2022年全国军休干部书画摄影大赛绘画一等奖。其作品深受藏家喜爱,作品主要被国家新华社、首都博物馆、上海东方美术馆等国内外大机构收藏。其青绿山水画作品《清音激石》被欧盟欧洲科学研究委员会(ERC)主席收藏。2014年6月《红色江山》以13.8万成交(雅昌拍卖图录),2022年7月在北京雅昌、海南世纪来艺术品拍卖会《雄关漫道真如铁》以28万元人民币成交,《江南雨后山》以32万元人民币成交。
肖文斌国画作品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