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当归误
第一节:樟木箱里的月光
雨桐的指尖触到樟木箱冰凉的铜锁时,杜远山突然攥住她的手腕。他掌心的温度透过她的皮肤,像一块烧红的炭,烫得她几乎战栗。
“这不是你该看的东西。”他的声音低沉,却像山风刮过悬崖般带着不容抗拒的冷意。
雨桐的目光却落在箱缝间露出的那片月白衣角上——那布料上的杜鹃绣纹,和她换下的那件衣裳一模一样。
“这是……你母亲的衣服?”她轻声问。
杜远山的眼神骤然暗了下去,像是被乌云遮蔽的月亮。他松开她的手,转身走向窗边,骨笛在指间转了一圈,最终抵在掌心,像是要刺穿什么。
“她死的那天,穿的也是这件。”
窗外,山风呜咽,铃铛阁的铜铃在夜色里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谁的哭声。
---
第二节:月娇的药方
第二天清晨,雨桐在教室门口撞见了林月娇。
月娇的脸色比昨日更加苍白,眼下泛着淡淡的青影,手里紧紧攥着一包药草。她见到雨桐,脚步一顿,随即扯出一抹笑:“沈老师,早啊。”
雨桐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她手中的药包上——那是当归、川芎、红花……全是活血化瘀的药材。
“你……身体不舒服?”雨桐问。
月娇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摇头:“不是给我的。”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是远山哥要的。”
雨桐一怔,还未细想,月娇已经匆匆离开,背影像是被风吹散的落叶。
直到午休时,雨桐才从小满口中得知——杜远山每月十四都会去后山祭拜母亲,而每次祭拜后,他都会浑身发冷,高烧不退。
“月娇姐每次都会给他熬药。”小满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但远山叔从来不喝,他说……那药会让人忘记重要的事。”
---
第三节:血染的真相
深夜,雨桐再次来到铃铛阁。
这一次,阁楼里没有笛声,只有微弱的烛光从门缝里渗出。她轻轻推开门,看见杜远山跪在地上,面前摊开一本泛黄的日记本,指尖正摩挲着其中一页。
“七月十四,晚晴绝笔。”
雨桐的呼吸一滞。
那是她父亲的笔迹。
杜远山猛地抬头,烛光映照下,他的眼眶通红,像是被血浸染过。
“你父亲……”他的嗓音沙哑得不成样子,“当年也是这样,站在这里,看着我母亲死去。”
雨桐的血液几乎凝固。
“他答应带她走,却在最后一刻,把她一个人丢在了这座山里。”
窗外,雷声轰鸣,暴雨倾盆而下。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