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王濬楼船下益州
李铁
司马昭去世前,曾企图凭借灭蜀的声势,使东吴新立的皇帝孙皓不战而降。但孙皓不置可否。不久,司马昭去世。
晋泰始四年(268年,)冬,孙皓亲率大军攻打了晋朝的江夏(湖北省云梦县南)、襄阳、合肥、交阯(越南北宁市)等多个战略要地。此后晋、吴两国间不断发生战争。而且,在这些战争中,孙皓多次摆出亲征的姿态,吴军也曾深入到晋朝境内数百里,掠夺了上千户居民。
面对吴军不断的进攻,晋国皇帝司马炎准备反击,将原本要升为大司农的王濬留任益州(成都一带),让其督造船只并训练水军。于是,王濬在益州治水军7年,召集万余人建造了巨大的楼船。据记载,王濬所督造的巨船非常大且很平稳, “自古未有”,其长有120步,能运送2000多人,甚至连马都可以在船上奔驰。
东吴建平(湖北秭归县南)太守吾彦凭借长江上游漂下的大量木屑断定,晋国肯定正在大量造船,他们必将出兵,从上游攻打下游的东吴,吾彦劝说孙皓,增加建平兵力,强化防卫,并担保说,晋国人如果“建平不下”,就不敢渡过长江,但这个建议未被孙皓采纳。吾彦只好在长江险要处安放了铁链,封锁了水面通路,又在江道上偷偷埋了多个一丈多长的铁锥,试图阻挡晋国水军东下。但吾彦的行动被晋将探知,并告知了王濬,使晋军提前有所准备,。
应当说,两国间的实力差距当时相当悬殊,晋国人口近4倍于吴国,伐吴时,晋国的前线兵力即与吴国总兵力持平,吴国擅长水战,但即使是吴国一向称雄的水师,也因为“晋治水军于蜀”很长时间,失去了优势。从粮食储备上来看,晋国军粮有“十年之积”。而吴国则“农桑并废”,内部矛盾重重,人心离散,百姓“民力困穷,鬻卖儿子”,士卒“衣不全裋褐,食不赡朝夕”。
晋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司马炎正式下令伐吴, 20多万晋军兵分6路出击:其中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唐彬率水军由巴蜀顺江东下。
晋咸宁六年(280年,)正月,晋军包围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接连攻克吴军沿江各据点,为王濬军东进清除了障碍。同时晋军不断袭击吴军要地,从心理上打击吴军。
由于建平太守吾彦奋力抵抗,王濬、唐彬大军无法攻克建平城,最后决定绕过建平,继续东下,他们攻克了丹阳(湖北省秭归县东)。为破坏吾彦用来封锁江路的铁锁铁锥,王濬特意造了几十个长宽百余步的大木筏,并在木筏上扎了许多草人,挑选水性好的士兵乘木筏开路。水中的铁锥一旦遇到木筏便被拔出带走。王濬又打造许多长十余丈,粗数十围的火炬,灌以麻油,放置在船头,遇到横在江面的铁锁,就将火炬点燃,大火很快就将铁锁烧断了。吾彦的封锁措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不久后,王濬、唐彬率8万大军,从武昌顺流而下。孙皓赶快派游击将军张象率水军1万余人前往迎战,但王濬大军一到,张象便立即投降。孙皓听说王濬军旌旗蔽日、陈势盛大,不免胆战心惊。两天后,
从武昌撤回的官员陶濬抵达建康,他向孙皓说:“蜀国的船都很小,我有两万兵力,乘大船迎战,肯定能打败他们。”于是孙皓为陶濬配备两万人马,甚至把御林军都调给他,并封其为镇南大将军,希望他可以拯救吴国命运,但许多士兵们却于出发前夜逃亡了。第二天,陶濬行军时刮起大风,吴国旗帜都倒竖在舟中;他的兵卒四散奔走,部队不战自溃。
三月十五日,王濬率军开赴建康,当日就率军进入了石头城。面对声势浩大的晋军,孙皓率太子孙瑾、鲁王孙虔等21人正式出降。吴国至此灭亡。
在这次战争中,吴国军队多是成建制向晋军投降,“降者以万计”。在抵抗较顽强的江陵以上防区,王濬部连克数个据点,仅其斩杀、俘虏、纳降的吴军将领就至少明确记载了8人.
晋军方面则损失较少,多称 “兵不血刃,攻无坚城”,作战极为顺利,并未遭受到顽强抵抗。
战后,孙皓本人被举家迁往洛阳,并被册封为归命侯,得到司马炎较为优厚的待遇。东吴原太子孙瑾被封为中郎,其余被封为王的诸子都拜为郎中。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