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信
昆仑的怒涛尚未平息,黄河已如一条挣脱束缚的巨龙,自龙门左侧劈开峡谷,呼啸着向东奔涌。正是这片被黄河乳汁滋养的安昌大地,总在历史的褶皱里,孕育出骨子里带着河岳气概的豪杰——傅作义将军,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
年少时的他,胸腔里便燃着一团火。那团火,像极了当年祖逖立于中流、猛击船桨时的壮志,要将巍峨河岳都纳入胸怀。后来,血与火交织的年代成了熔炉,他在其中反复淬炼,骨骼变得比钢铁更坚硬;黄河的滔滔波澜日夜冲刷,在他灵魂深处刻下“精忠”二字。脊梁永远挺直,浩气在天地间凝成一道长虹,那是独属于将军的生命底色。
当烽烟在华夏大地蔓延,倭奴的暴行令人齿冷。他毅然拔剑出鞘,如战神降临,誓言要将这群豺貉彻底驱逐出家园。百灵庙的那个夜晚,枪声划破朔漠的寂静,奇袭的捷报像惊雷滚过草原,让每一个期盼胜利的人热血沸腾。“寇不退时吾岂退”,这句掷地有声的誓言,化作新的长城,每一块砖都浸透着赤诚。在那些血染的土地上,他为守护河山拼尽全力,功勋如夜空中的星辰,亮得让人无法移开目光。
历史的车轮碾过变局,他选择用大义驱散黑暗。心中牵挂着幽蓟大地的百姓,不忍战祸持续蔓延,便决然舍弃了个人权柄。那是个需要勇气的抉择——他怎忍心让故都的砖瓦在炮火中碎裂?怎舍得巷陌里的炊烟被硝烟呛断?于是,兵甲收起了锋芒,化作耕耘的锄犁;枪口不再对准同胞,转而朝向田垄。为了苍生安宁,他在历史的棋盘上落下关键一子,这一落,便定了乾坤,也在青史上刻下了不朽的传说。
新中国的阳光下,他转身走向另一片战场。手握治水的长策,十年间步履不停,只为让江河安澜、百姓安康。堤坝沿着他的规划蜿蜒千里,如巨龙守护着两岸的翠绿;渠流像大地的血脉,将清泉送入万家田园。那些被滋润的禾苗,那些窗台上飘起的炊烟,都在默默诉说着他的辛劳。
抗日、和平、治水,三件大事如三座丰碑,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矗立。傅作义将军的英名,早已融入黄河的涛声,成为民族魂魄里的一曲高歌。他是华夏大地上永远的英雄,那些被他守护过的日子,那些因他而安宁的岁月,都在证明:他的辉光,从未陨落,也永远不会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