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金刚怒目
第一节:金身傀儡
雷峰塔顶的铜铃无风自动,发出金石相击的锐响。济公的袈裟碎片如蝴蝶般在塔周盘旋,每一片都映出不同景象——皇城百姓镀金的皮肤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他们跪拜的方向全部指向雷峰塔。
"师兄好算计。"无相子的声音从塔砖缝隙渗出,"让全城百姓替我炼金身..."
塔檐阴影里,济公的真身缓缓浮现。他的左臂已完全透明,琉璃般的骨骼中流动着金色血丝。听到无相子的嘲讽,他咧嘴一笑:"错了错了,是让你替他们挡劫!"
突然,整座塔剧烈倾斜。岳霆在塔腰处挥剑斩断三根金索——那些连接百姓与塔顶的"绳索",竟是无数细如发丝的金色梵文!每断一根,就有数百百姓倒地呕吐出金液。
塔顶的无相子终于现出全貌:他的琉璃骨架外裹着宰相人皮,每处关节都嵌着佛骨。当岳霆的剑锋逼近时,他颈后三颗朱砂痣突然炸开,喷出金雾凝成三个迷你罗汉,正是当年守护金身的三大士!
"小心!"济公的破扇从云端劈下,扇骨精准刺穿三大士眉心。谁知金雾散去后,塔下倒地的百姓中竟有三人腾空而起,摆出与三大士相同的攻击姿态——无相子竟把百姓炼成了活傀儡!
第二节:西域狼烟
张煜攀上鼓楼最高处时,西北方的烟尘已染黄半边天。他摸出济公给的"天眼符"贴在额前,十里外的景象顿时清晰如眼前——西域铁骑的马蹄包裹着佛骨制成的金甲,所过之处草木皆成金粉!
"金甲怕酸!"赵明月在城头大喊。她身后医童们正将醋坛运上箭楼,"但需要同时击中战马双眼才..."
话音被号角声切断。敌阵中升起十架古怪抛车,每架都装着三个陶罐——正是宰相府地窖失踪的那些!当第一个陶罐在城门前炸开时,飞溅的金液竟自动追踪活物,三个守军瞬间变成金俑。
危急时刻,城楼瓦当突然脱落,露出下面隐藏的琉璃佛龛。佛光扫过之处,金液如遇火的蜡般融化。张煜回头,看见岳灵珊站在城楼最高处,她心口的琉璃佛心正通过城砖下的铜线,激活全城隐秘佛龛!
"济公早布了局..."赵明月突然明白过来,指着街道青砖的排列——那分明是个超大的"卍"字!
第三节:忿怒金刚
雷峰塔顶的斗法已至白热。无相子扯下左臂佛骨掷向空中,骨节迎风便长,化作千手观音相。每只手掌心都睁着只金眼,目光所及之物尽数镀金。
济公的破袈裟突然燃烧殆尽。火光中,他瘦削的身体急速膨胀,皮肤转为靛青,额间裂开第三只眼——竟是佛门罕见的忿怒金刚相!
"你竟修成此相?!"无相子的声音首次出现慌乱。他千手观音相的金眼接连爆裂,因为济公的第三只眼里映出的不是敌人,而是五百年前师兄弟共同听经的场景。
"执相不如破相。"济公的金刚相每说一字,塔身就剥落一层金漆,"师弟,回头看看。"
无相子猛回头,看见岳灵珊站在塔尖残存的铜刹上。少女双手捧着的琉璃佛心已补全最后一道裂缝,此刻正映出白眉老僧圆寂前的画面:
老僧将两滴泪分别滴在年轻济公与无相子眉心。"菩提泪..."无相子琉璃骨架内的金液突然沸腾,"原来师父给我们的..."
第四节:佛泪顿悟
西域敌军的前锋已冲至护城河。突然,河底升起无数金线——那是被济公暗中替换的佛骨粉,此刻正沿着敌军金甲缝隙钻入。
"收网!"张煜点燃烽火。全城百姓突然集体呕吐,金液离体后在空中结成巨大经幢,罩住整座临安城。敌军战马人立而起,因为它们的金甲正在融化,露出内里腐朽的尸骨——这些所谓"西域铁骑",竟是百年前战死的亡灵!
雷峰塔上,无相子的琉璃骨架爬满裂纹。他疯狂抓向岳灵珊,却在触及佛心刹那僵住——佛心里浮现的,是他年轻时偷金身那晚,其实白眉老僧早已察觉,却故意让金身被盗...
"为什么?"骨架发出瓷器碎裂般的脆响。
济公恢复乞丐相,摸着酒糟鼻:"师父说,不断你执念,怎见你佛性?"
最后一缕金雾从骨架中飘出,凝成年轻无相子的模样。他向济公合十一礼,转身融入雷峰塔。整座古塔顿时金光明灭,将城外的亡灵大军照得灰飞烟灭。
第五节:金身重光
劫后的临安城飘着细雨。百姓们发现呕吐出的金液并未消失,而是在掌心凝成迷你罗汉像。更奇的是,重病者痊愈,盲眼者复明——这些金像遇善则药,遇恶则焚。
岳灵珊站在雷峰塔旧址,手中佛心已化为普通琉璃。她看见济公蹲在断碑上啃鸡腿,破扇指着西湖:"看水里。"
湖面倒影中,五百尊金身罗汉端坐湖底。当中最清晰的那尊,眉眼间依稀有无相子的轮廓。
"金身重光,不在一人。"济公的葫芦沉入湖中,惊起圈圈涟漪,"在众生。"
忽然有人惊呼。雨幕中的西湖竟分出一条水路,露出湖底真实的罗汉金身——每尊都缺了块关节骨,而那些空缺的形状,正与百姓掌心的金罗汉完美契合...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